ID: 22821589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71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课,古代,世界,帝国,文明,交流
  • cover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的第2课,是继上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后继续深入了解探究古代文明扩展下各帝国带来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古代文明的扩展、古代世界的帝国、文明的交流)讲述了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情况以及各帝国的具体状况,重在揭示农业文明扩张的潜能,说明古代帝国的建立是农耕文明扩张的表现,同时也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本课三个子目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农耕文明的扩张潜能是前提,帝国建立是扩张的表现,文明的交流是农耕文明和帝国扩张的逻辑结果。因此,第一子目为铺垫,第二、三子目是重点。本节课主要按照原因-表现-结果的逻辑线索进行组织教学,通过学习,学生需要能够认识到西方史学相关材料的重要性,并对其分析方法有所了解,能够理解文明扩张和帝国建立统治的关系,以及正确看待文明联系交流的结果,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和《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世界古代历史这部分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知道了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等文明的相关内容;简要地理解明白古代文明之间存在着早期联系。然而初中的学时的了解只停留于基础知识层面,并未对文明扩展的原因、帝国建立和文明扩张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探究,且所学知识并未形成逻辑体系,仍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此外,基于已有知识基础,高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逐渐增强,身心发展逐渐成熟,更希望能够探究和教材内容相关更深层次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确定 1、知道古代文明的发展、拓展情况,正确认识其中的原因,培养学生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科书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的有效信息,认识分析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不同特点以及其形成的不同背景条件,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史料解读、历史解释) 3、通过史料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概述各文明帝国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状况,认识各奴隶制帝国发展的不同特点,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 4、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梳理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过程,培养对人类文明交流历史的理性情怀。(家国情怀) 5、了解不同文明之间联系的存在以及各文明带来的影响,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多种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古代世界帝国的空间分布与文明交流 教学难点:理解世界历史在空间上建立区域联系与时间上的发展趋势一致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引领性) 学生活动(学生任务或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意图(设计意图或评价目标) 导入 新课 你知道这扑克里的四个老K都是谁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思考中迅速神入历史情境。 讲 授 新 课 一、积厚流广,薪火相传—古代文明扩展的原因 1、教师提问:人类文明产生的特点,完成问题: 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 ) 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B.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限制交流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 学生根据上节课知识回答:多邻近大河流域;明显多元化特征;基本独立发展。能分析多元的主要原因。 巩固上节课知识内容,为新知识学习做准备 2、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