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1623

7.1影响中华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共1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8339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导入 品优秀传统文化 悟中华人文精神 ①四名同学的讨论分别涉及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体现P59-61)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价值P59) ③我们要自觉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法P49) 处世方法 教化思想 美学追求 生活理念 新授 图片源自网络 相关链接 古籍中的“人文”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P59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导语P58)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新授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①内涵: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②意义: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导入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蕴含的人文精神 1.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守岛人》;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山海情》;戏剧《燕翼堂》;广播剧《中国北斗》:歌曲《领航》;图书《远去的白马》等等。 2.体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P60 新授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意义:①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文以载道 周敦颐《通书·文辞》 图片源自网络 新授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①体现: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 ②意义: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导入 (1)陶渊明的田园诗有《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等。 (2)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对劳动生活的反映,不仅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和俭朴、自然的生活态度。这就是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的体现,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P61 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的生活理念 新授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①体现: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②意义: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习近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