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2563

【预学任务单】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58次 大小:520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下册,语文,六年级,学年,2024-2025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学任务单】———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是 ,著名 作家,《 》的主要作者之一。他写《十万个为什么》的“技巧”之一,就是从科学史上 说起,再从中 来回答“为什么”。后来,他写科学杂文也是以 论证主题。著有科幻故事《 》。 二、明确学习目标。 会写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 到的启发。 3.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 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重点)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难点) 三、初读课文。 1、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用“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或工具书,给字注音;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标上“?”。 3、用“ ”画出文中的好词,用“ ”画出文中的好句。好词好句,多读几遍。 四、自学课文,解决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lǐng yù mǐng gǎn ǒu rán zhèng jù ( ) ( ) ( ) ( ) huā ruǐ jī yù sōu jí yán suān ( ) ( ) ( ) ( ) 2、正确的读音我会选(用“√”)。 诞(yán dàn)生 酸碱(jiǎn xián) 凹(tū āo)陷 华(huá huà)罗庚 锲(qiè qì)而不舍 转(zhuàn zhuǎn)盘 3、比一比,再组词。 聊( ) 献( ) 圃( ) 溅( ) 柳( ) 融( ) 国( ) 贱( ) 诞( ) 碱( ) 吻( ) 锲( ) 蜒( ) 减( ) 刎( ) 契( ) 4、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读课文时标上“?”的词语。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 ):(人)出生。 ( ):建立的功绩。 ( ):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 ):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 ):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 ):完全符合。 ( ):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 ( ):事物发生的根源 ( ):后代。 (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 对)。 ( ):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5、近义词 真理一( ) 诞生一( ) 急忙一( ) 敏感一( ) 反复一( ) 吻合一( ) 偶然一( ) 机遇一( ) 思考一( ) 司空见惯一( ) 锲而不舍一( ) 6、反义词 真理一( ) 敏感一( ) 遥远一( ) 偶然一( ) 司空见惯一( ) 锲而不舍一( ) 7、选词填空 纵观 综观 (1)( ) 中外古今,凡是事业成功者,无不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宏大 度,无不具有宽容的美德。 (2)这是第一本( ) 亚太地区环境法的法律书籍,本书是两卷书中的第二卷。 细微 细小 微小 (3)这手臂这么( ) ,十个指头像一束枯竹技,仿佛一折就会折断似的。 (4)他就连( ) 的声音他也能听到。 (5)我做的这件事和袁隆平爷爷比起来是( ) 的。 发现 发明 (6)地质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 )了大油田。 (7)毕昇( )了活字印刷术,从而使印刷术有了新的突破。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代大思想家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悟出了道理。 B.只要我们万众一心,锲而不舍,心中的鸿鹄之志,终必得成! C.万物运转,各有规则,但追根求源,不外有二:一为时间,一为空间。 D.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见微知著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 9、这篇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 A.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观点。 C.引用著名科学家说过的话。 D.首尾呼应的写法。 10、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三个事例,一步步揭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道理。 B.“最后把‘ ’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这句话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直观形象地表述了出来。 C.课文按照提出观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