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让教学更有效 2025 年湖北省中考原创押题卷(五) ■ ■ 物 理 (满分70 分) 一、选择题(共 12 题 ,每题2 分 ,共24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 (如图所示) ,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 身高 170 cm 的小明 ,利用自 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 ,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A. 单人课桌长 3 柞(zh讠) ,约 600 mm B. 黑板长 2. 5 庹(tu讠) ,约 900 cm C. 教室长 15 步 ,约 30 m D. 文具盒宽4 指 ,约 5 mm 第 1 题图 第2 题图 2.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自己的零花钱为爷爷网购的便携式握力器 ,它可以有效锻炼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 性. 该握力器上的金属弹簧应具有良好的 ( B ) A. 耐腐蚀性 B. 弹性 C. 绝缘性 D. 隔热性 3. 新趋势 回归教材 下列对图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B ) 甲 乙 丙 丁 A. 甲: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 ,是因为冰液化时吸热 B. 乙:刚从泳池中出来的人感觉冷 ,是因为人身上的水汽化吸热 C. 丙:向装有冰块的易拉罐中加盐并搅拌 ,一段时间后可在罐底看到水凝固形成的白霜 D. 丁:寒冬晾在室外的冰冻衣服变干是凝华现象 ,需要吸热 4. 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甲 乙 丙 丁 A. 图甲: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面下也能听到音乐声 ,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图乙: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图丙: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判断汽车到障碍物的距离的 D. 图丁: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B ) 甲 乙 丙 丁 A. 甲:站在绝缘凳上的人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不会触电 B. 乙:插头的绝缘皮破损容易造成电路短路 C. 丙: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D. 丁:插头上标①的插脚被不小心折断后 ,可以继续使用 6. 在气候干燥的冬天 ,化纤外套与毛质内衣由于摩擦而紧贴在一起 ,脱化纤外套时能听到“ 噼啪" 声. 下列对 这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D ) A. 外套与内衣由于摩擦创造了新的电荷 B. 外套与内衣由于摩擦带上等量同种电荷 C. 两者紧贴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 外套与内衣摩擦时电荷发生了转移 7. 在空间站失重的环境下 ,航天员刘伯明在空间站用毛笔写下了“ 理想 " 二字 ,如图所示 ,书写 过程中墨汁附着在毛笔上并没有四处飞溅 ,这一现象表明 ( B ) A. 分子间有间隙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 过山车是一项惊险刺激的娱乐休闲活动. 如图所示是过山车及其运动的示意图 ,过山车沿弧形轨道从 a 点 运动到 b点后进入竖直圆形轨道经过 c点 ,然后通过 d 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 C ) ( ▲ ) ( v d ) b A. 过山车从 a 点运动到 b点 ,重力势能和动能均增大 B. 过山车运动到 c点时 ,速度为零 ,动能为零 C. 过山车从 b点运动到 d 点 ,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过山车先后两次经过 b点时 ,机械能大小相等 9. 新考法 推理判断 甲、乙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 ,用相机在不同时刻拍到的照片如图所示 ,两球在运 动过程中不发生碰撞. 下列关于两球的运动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D ) 先拍 ( 甲 )南 。 北 A. 甲向南运动 ,乙向北运动 B. 甲、乙都向北运动 , 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C. 甲、乙都向南运动 ,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后拍 ( 甲 )南 北 D. 甲向北运动 ,乙向南运动 , 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10. 光学器件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如图所示的光学器件的成像情况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B ) A. 人在镜子中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B. 物体通过摄像头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细胞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天体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 D ) )11. 新趋势 回归教材 关于电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