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第 I 卷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 (16 分) (1) 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富足,社会治安良好 。(4 分) (2) 选拔了大量人才,为国家提供了高素质的官员队伍;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4 分) (3) 特点:重文轻武 。积极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 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4 分) (4) 制度创新:行省制度 。影响:加强了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是 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分) 27. (16 分) (1) 封建经济繁荣,奠定物质基础;政治统一,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中外交通发达,统 治者充满信心 。(6 分) (2) 图二 。特点:对外交往范围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形式多样 。(6 分) (3) 借鉴意义: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相互学习借鉴 。(4 分) 28. (18 分) (1) 开明的民族政策 。交往方式:和亲、册封、战争等 。(4 分) (2) 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4 分) (3) 发展趋势:辽人茶事活动逐渐增多,涉及领域不断扩大 。原因:澶渊之盟后,辽 宋关系相对和平,贸易往来增多 。(4 分) (4) 元朝版图辽阔,统一政权的建立;各族杂居共处;人口大规模流动 。(4 分) (5) 56 个民族相互依存,形成了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共体成、共存亡、共荣辱、 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 。(2 分)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 (A卷) 2025.04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 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 l.成语“一衣带水”形容距离很近。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对宰相高颍(jiǒg)说: “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 A.定都长安,发展经济 B.创立进士科,选拔人才 C.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D.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 2.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 辖,…直到今天仍发挥重要作用。材料评价的是 A.灵渠 B.都江堰 C.淝水 D.大运河 3.隋朝末年,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 恶难尽。”隋炀帝的“罪”有 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工程②好大喜功,巡幸游玩③穷兵黩武,连年用兵④统治 腐朽,宦官专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 的朝代是 隋朝 五代十图两宋 无朝 531618 907 127112761368(年)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某皇帝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继续推行前朝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 和措施…。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该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6.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壁画中的的曲辕犁,设计精妙,轻便灵巧,适用于精耕细作,大大 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它可用于说明当时 A.铁器牛耕的初现B.棉花种植的普及C.生产技术的改进D.玉米甘薯的推广 7.它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都城”,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其建筑布局被诗人描述为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座城市是 A.隋东都洛阳B.唐长安城 C.北宋开封 D.元大都 8.如果把唐朝的兴衰过程看做一个抛物线形状(如下图 ① 所示),那么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黄巢起义D.唐蕃会盟 618年 755年 907年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9.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绝大多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