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5548

安徽省青阳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33956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安徽省,考试,答案,扫描,试卷,历史
    七年级历史 >下册第111课 题号 二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 座位号 得分 注意事项: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 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得分 评分人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将正确选项的 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扬州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郡也从边境前哨发 展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据此可知,大运河的开通 A.推动了隋朝的政治统一 B.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改变了国家的经济重心 D.带动了沿河城市的发展 2.唐朝诗人黄滔在《放榜日》中写道:“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岁岁人人来不得, 曲江烟水杏园花。”上述诗歌描述的是 A.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B.“贞观之治”的繁华 C.科举及第后的得意 D.唐朝时期的节日盛况 3.魏征原为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曾多次劝谏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以绝后患。太宗即位后,不计前 嫌,并重用魏征。这表明,太宗 A,虚心纳谏 B.知人善任 C.以民为本 D.戒奢从简 4.图1是小明同学为某一制度绘制的思维导图。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上奏 皇帝 下诏 三 省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起草诏令) (负责执行) (封驳审议) 审 议 封 六部 驳 使阁户部礼司 兵部 刑部 工部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A.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扩大了中书省的封驳权 D.加强了相权,削弱了皇权 5.唐玄宗在位期间,采取了抑制权贵、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改革税制和编修图籍等做法。这些 做法的根本目的在于 A.促进经济发展 B.缓解财政危机 C.巩固国家统治 D.注重教育发展 6.到了唐代中期,只有正午才进行贸易的规定显然不能满足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于是便出 现了“夜市”,即在夜晚进行贸易的市场。随着坊市制度中时空限制的突破,坊市制度也开始 瓦解。这反映出,唐朝 A.贸易日趋萧条 B.商业繁荣发展 C,政府疏于管理 D.社会风气开放 7.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后梁军队三次掘开黄河堤防拒敌,造成连年水灾,百姓流离死亡。 农民被迫反抗,要求消灭割据,建立统一国家。由此可见 A.黄巢起义造成了巨大破坏 B.政权频繁更迭致使民不聊生 C.社会危机下人民渴望统一 D.统治腐朽僵化酿成安史之乱 8.图2所示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制的《步辇图》(局部)。该作品可以用于研究 图2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流 C.经济发展 D.制度变革 9.建造于隋朝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印制于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 存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僧一行首次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反映 了隋唐时期中国科技 A.注重总结前人经验 B.全面领先于世界 C.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D.多领域取得突破 10.唐代文人创作的诗歌传诵于士庶、僧徒、孀妇、牛童、马夫之口,吟诵于乡校、佛寺、逆旅、行舟 之中,乃至谱写成流行歌曲。这反映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之一是 A.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B.崇尚诗歌的社会氛围 C.科举制提升官员素质 D.政府官员的大力提倡 11.北宋时,统治者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并且定期更换驻地;设政事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D B C A A 16.(1)/。(3分) (2)X;(1分)改正:将“黄巢起义”改为“安史之乱”。(2分) (3)×;(1分)改正:将“澶州”改为“郾城”。(2分) (4)×;(1分)改正:将“忽必烈”改为“铁木真”。(2分) 17.(1)表现:生产工具的革新;兴修大量水利工程;耕地面积扩大;粮食 产量提高。(答出任意三点即可,6分) (2)作用:帮助农户度过青黄不接的困难时期,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 行;抑制土地兼并现象蔓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