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 分层作业6 硝酸 酸雨及防治 A 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题组1.硝酸 1.(2024·天津和平区高一统考)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王水的方法,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水蒸气等部分产物已省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操作Ⅰ能够进行,说明硫酸的酸性强于硝酸 C.步骤ⅱ能在铁容器中进行 D.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2.(2024·河南郑州四十七中高一期末)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由②中的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反应 3.(2024·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一联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 过量的铁粉中加入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② 浓硝酸久置或光照 变黄色 HNO3不稳定,易分解 ③ 常温下,铝箔插入稀硝酸中 无现象 铝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④ 用玻璃棒蘸取浓硝酸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 浓硝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题组2.酸雨及防治 含氮物质的相互转化 4.(2024·河北衡水高一期末)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通过加热稀氨水制取 B.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P和Z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C.将X转化为Q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D.3.2 g Cu与10 mol·L-1的Y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O、NO2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则Y溶液的体积为15 mL 5.(2024·浙江宁波九校高一期末)合成氨及其衍生物工业是化工生产的重要门类,请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可以鉴别气体2和溴蒸气 B.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过量CO2再通入过量NH3可以得到固体1 C.1 L气体1、2的混合气与1 L NH3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混合气中二者的体积比为1∶1 D.气体2能与水反应生成HNO3,故气体2是酸性氧化物 6.(2024·陕西咸阳高一期末)如图为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标转化关系中有5个反应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 B.雷雨天可实现B→C→D→E→F转化 C.A→C的反应是实现人工固氮的重要过程 D.液态A可用作制冷剂 B 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7.(2024·广东茂名七校高一期末)城市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N、N,向污水中加入菌体和FeCl3溶液,在菌体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过程Ⅰ、过程Ⅱ,从而实现N、N的脱除,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N作催化剂 B.“过程Ⅰ”中N作氧化剂 C.“过程Ⅱ”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若“过程Ⅰ”中N2和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4∶1 8.(2024·湖北恩施高一期末)氨催化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装置如图所示(装置内空气均已排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装置中的固体也可以是NaOH或CaO B.装置丁可以起到防倒吸作用 C.理论上装置丙中通入的氨气和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可以完全被吸收生成HNO3 D.装置乙中的干燥剂可以为碱石灰 9.(2024·山东济南高一期末)向200 mL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体积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BC段产生的气体是H2 B.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2(SO4)3和H2SO4 C.原混合溶液中N的物质的量为0.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