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苏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分层作业6 常见的分散系 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 1.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苏打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水 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2.[2024湖北高一联考]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和开发量子点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量子点是一种直径为10-9~10-7 m的半导体。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和量子点的直径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新制的Cu(OH)2悬浊液 B.Fe(OH)3胶体 C.泥水混合物 D.饱和食盐水 3.某学校爬山活动中,很多同学在即将登顶时,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呈现出的美丽光束。形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 A.发生了丁达尔效应 B.雾是一种胶体 C.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发生了折射 D.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10-7m 4.我国科学家近来研制出的“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碳海绵”,是迄今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光束照射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B.常温下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 C.可用于处理海面的漏油 D.其净水过程是化学变化 5.鸡蛋清“溶液”属于胶体,下列关于鸡蛋清“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约在10-9~10-7 m之间 B.鸡蛋清“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C.鸡蛋清溶液煮沸后仍然有丁达尔效应 D.溶液和胶体是分散系,而浊液不是分散系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 m,不能通过滤纸 B.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7 m但大于10-9 m,能通过滤纸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将氯化铁浓溶液和氢氧化钠浓溶液混合,能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7.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情况下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 B.雾天时,打开汽车雾灯 C.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 D.用激光笔照射玻璃杯中的蔗糖水 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与鉴别中,涉及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泥土属于混合物,蓝矾属于纯净物 B.甲烷属于氢化物,水属于氧化物 C.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氧化镁属于碱性氧化物 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明矾溶胶与氯化钠溶液 9.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1)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 (2)用激光笔照射装有Fe(OH)3胶体的烧杯,能在侧面看到一条 ,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3)Fe(OH)3胶体与Fe(OH)3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填字母)。 a.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b.颜色不同 c.后者不稳定 (4)若向制得的胶体中再加入稀盐酸,红褐色分散系会被破坏,变为黄色溶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 10.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石灰和碱石灰均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在食品保存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0.01 mol氯化铁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有0.03 mol Cl- B.0.01 mol氯化铁完全反应,消耗0.03 mol NaOH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得到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 D.若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含有0.001 mol Fe3+,则上述操作所得胶体中,氢氧化铁胶粒为0.001 mol 12.中科院化学所研制的晶体材料———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核磁共振造影及医药上有广泛的用途,其部分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FeCl3·6H2OFeOOH纳米四氧化三铁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水中,其与FeCl3溶液中分散质的直径相当 B.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可作为药物载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