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时政热点18:大农业观 热点素材 大农业观,是党中央立足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顺应食物消费结构新变化,对贯彻落实稳产保供提出的新要求。大农业观是一个相对概念,为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遵循与方向。 理解大农业观的丰富内涵 统筹兼顾农业发展所需的诸多要素资源。大农业观强调优化农业资源空间布局,实现农业要素的合理配置。不断拓宽农业资源的边界,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和蛋白,开发利用多种资源。 统筹兼顾农林牧副渔发展。小农业一般着眼于某个单一领域,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分开考虑。大农业观强调超越单一领域,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统筹兼顾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大农业观强调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通过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拓展,不断提高农业附加值。通过融通发展,更好发挥农业优势,为其他相关产业提供充足原料和广阔市场,实现各产业协同发展、彼此赋能。 统筹兼顾农业不同功能。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安全功能。大农业观强调最大限度统筹农业多种功能,实现不同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统筹兼顾长远发展和短期利益。大农业观不仅重视当下农业生产情况,还强调增强发展潜力,要求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打造绿色循环生态农业,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严格防控农业面源污染,节约农业资源,积极推进农业污染治理。 把握大农业观的科学思维 大农业观蕴含辩证思维。大农业观强调农业和非农产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旨在构建融合发展的大产业格局,实现农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大农业观蕴含系统思维。大农业观要求从整体和全局出发看待农业,要求改变原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的农业发展局面,确保各类别各环节协调发展。 大农业观蕴含战略思维。大农业观要求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审视农业发展。要拓展食物来源、丰富食物品种,打造立体综合的现代农业大生产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切实践行大农业观 第一,不断拓展农业生产边界,建立现代农业大生产体系。要加快先进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深度应用,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拓宽农业发展边界,向设施农业要食物。 第二,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建立现代农业大产业体系。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提升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数字化水平,着力培育数字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第三,加快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为大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农村人才环境,有效提高农村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激励更多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教材衔接 (一)经济与社会 1.重点考向 (1)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高级作答用语:农业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品品种,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市场监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引导。两者共同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2)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高级作答用语:大农业观注重农业产业的协调性,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开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3)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级作答用语:创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