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政热点17:化债新政 热点素材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 为什么要化债 风险控制。化债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的短期偿债压力,通过发行新的低利率、长期限的政府债券来置换高利率、短期限的存量债务,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 经济活力。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后,地方政府可以有更多的资源用于经济发展,提升经济活力。通过化债,地方政府可以更大胆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创新项目,这些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政策信号。化债政策的出台,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这表明政府在积极应对债务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如何化债 解决流动性的“以新还旧”债务置换:地方政府通过发行新的专项债来置换原有的隐性债务,从而解决流动性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短期偿债压力,还能优化债务结构,降低付息成本。 针对通货紧缩的债务置换:在通货紧缩的背景下,资金流动性下降,地方债务固化。通过化债,释放大量存量资金的流动性,推动物价回升,有助于经济复苏。 直达企业和个人的债务置换:专项债可以直接偿还企业应付账款,资金直达企业或个人,加快资金周转,节约利息支出。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也改善了个人收入状况。 充实国资股权的债务置换:隐性债务转化成专项债后,可以充实地方国资股权投资,促进产业投资,形成正向循环。 推动“收入-消费”正循环:化债资金落实到位后,首先改善的是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改变预期,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速回升。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加强监管与风险防范: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体系,加强对债务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同时,加强对化债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化债释放的资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教材衔接 (一)经济与社会 1.重点考向 (1)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高级作答用语:通过化债地方政府可以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建立科技园区等,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助于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化债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 (2)政府履行经济职能, 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高级作答用语: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发行新的低利率、长期限的政府债券来置换高利率、短期限的存量债务,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通过化债地方政府可以更大胆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创新项目,使更多的资源用于经济发展,提升经济活力。 (3)政府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优化营商环境。 高级作答用语:化债政策的出台,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专项债直接偿还企业应付账款,资金直达企业或个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资金周转,节约利息支出,改善个人收入。 (原创)2.命题预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末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从2024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从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