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 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课程标准】 1.理解有机化学的含义及其研究范围,知道有机化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2.了解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科技与能源方面的重大作用。 【素养目标】 1.能结合实例说明有机化学发展的过程和趋势,能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与生命活动的密切关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能收集资料阐述与有机化学相关的社会性议题,并作出有科学依据的判断和评价。(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 1.我国早期有机化学 (1)3 000多年前已经用 作为燃料。 (2)2 000多年前就掌握了 和 的开采技术。 (3)从植物中提取 等物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2.有机化学的形成 (1)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 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 (2)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家提出“ ”,认为有机物只能由动物或植物产生,不可能通过人工的方法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3)1828年,德国化学家 在制备无机盐氰酸铵时得到一种有机物 ,打破了 的界限。 3.现代有机化学 (1) 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2)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了 、 、 以及 等多个新兴学科。 (3)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 ,标志着人类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二、有机化学的应用 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 天然有机物:如 、 、 、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物:如 、 、合成橡胶、合成药物等。 2.有机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命体中许多物质都是有机物,如细胞中存在的糖类、 、 、 和核酸等,都是有机物。 3. 中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延长寿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较 性质和 特点 有机物 无机物 种类 很多(自然界发现和人类合成的有机物已超过1亿种) 10多万种 溶解性 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油脂溶于汽油,煤油溶于苯 多数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如食盐、明矾溶于水 可燃性 多数可以燃烧,如棉花、汽油、天然气都可以燃烧 多数不可以燃烧,如CaCO3、MnCl2不可以燃烧 是否是电解质 多数是非电解质,如酒精、乙醚、苯都是非电解质,溶液不电离、不导电 多数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如HCl、氢氧化钠、氯化镁是强电解质 化学键 多数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多数含离子键或共价键 化学反应 复杂,副反应多,多用“→”表示,反应较慢 简单,副反应少,用“===”表示,反应快,如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瞬间完成 联系 无机物与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合作探究】 (情境应用)维生素C,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8O6。极易解离出H+,故具有酸的性质,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但其反应是可逆的,并且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具有同样的生理功能,但脱氢抗坏血酸若继续氧化,生成二酮古乐糖酸,则反应不可逆而完全失去生理效能。其结构简式如下: 试分析该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并类比乙醇与Na的反应写出该物质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典例引导】 【典例】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利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化合物,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界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合物都是从动植物体中提取出来的 B.天然有机化合物不可以用有机化学方法合成出来 C.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物的性质完全不同 D.通过人工方法可以合成出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有机物 [解题指南]科学家可以通过有机化学方法合成自然界中存在的有机物,也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有机化合物;某些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性质有相似之处。 【针对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且受热不易分解 B.有机物大多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四氯化碳等有机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