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浪花 【教学目标】 1.认识“浪、迈”等12个生字。会写“玩、眼”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浪花的活泼可爱和“我”对浪花的喜爱。 3.通过比较,体会加上修饰成分可以使句子更生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浪、迈”等12个生字。会写“玩、眼”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浪花的活泼可爱和“我”对浪花的喜爱。 难点:通过比较,体会加上修饰成分可以使句子更生动。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浪、迈、悄、泪”4个生字。会写“玩、眼、泪、它”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动作演示、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迈步、悄悄地”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初步感受浪花的淘气。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直观感知海浪的特点。 (1)师:同学们,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沙滩、贝壳、浪花、帆船)那大海的波浪是什么样的?谁能用动作表演一下?(请同学模仿波浪涌来退去的样子)大海的波浪就是这样一会儿涌来一会儿退去,真有趣!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去海边,看看“浪花”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提示:“浪”字是后鼻音,也是边音。 3.利用形声字识记“浪”。 师:“浪”这个字怎么记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2.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出生字。 3.检查反馈。 (1)指名逐段朗读,教师随机正音。 (2)出示生字,进行认读。 浪 迈 悄 泪 次 给 壳 虾 装 像 淘 娃 ①教师带读,学生跟读。提醒“浪、装、像”是后鼻音。 ②同桌互读,指名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出示词语,进行认读。 浪花 迈着 眼泪 这次 装不下 就像 悄悄地 轻轻的步子 雪白的贝壳 青青的小虾 淘气的小娃娃 师:生字宝宝手拉手,组成了好多词语。我们一起来读。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和词语,现在请你再读课文,找一找“浪花就像( )的小娃娃”。为什么说浪花就像淘气的小娃娃呢?我们一起走进第1自然段。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自读要求:第1自然段,整体感知。 (1)指名读,明确句数。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数一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朗读,寻找“淘气”的句子。 ①师:浪花是个调皮的小家伙,从哪个句子能看出浪花的淘气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用“———画出浪花淘气的句子,然后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可以用“我找到的句子是……,因为……”的句式来表达。) ②学生自主阅读标画,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2.精读第2句,品味“淘气”的细节。 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挠我的小脚丫。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读好长句。 ①师:这个句子有点长,怎么才能读好呢?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来读。依次读好:迈着、迈着轻轻的步子、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挠、挠我的小脚丫、悄悄地挠我的小脚丫,连起来读好这句话。跟着老师来读一读,注意节奏和语气。 ②分组比赛读。 (2)联系生活识记“迈、悄”。 (3)出示句子,对比读。 第1句:浪花看见了,迈着步子走来,挠我的小脚丫。 第2句: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挠我的小脚丫。 ①师:这里老师带来了两位浪花朋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请你读一读。(第2句比第1句多了“轻轻的、悄悄地”)请两位同学当“浪花”,根据句子来做做动作。(第1句“大步走、用力挠”,第2句“踮脚轻走、指尖轻挠”) ②动作表演,讨论交流。 师: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位浪花朋友?为什么?(我更喜欢第二位浪花朋友,因为它更温柔、更顽皮,好像在和我玩耍,读起来更生动有趣)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迈着轻轻的步子、悄悄地”。 ①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