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6643

古代诗歌阅读总复习-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精讲 课件(共56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242795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复习,古代诗歌,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 cover
(课件网) 古代诗歌阅读 2025年高考语文三轮总复习精讲精练(新高考通用) 专题五总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回顾高考.明确考情 年份 卷别 选材 类型 题材 考点 2024 新课标Ⅰ卷 刘克庄 《宿千岁庵听泉》 宋诗 纪游诗 题15:综合赏析 题16:分析观点态度和主旨 新课标Ⅱ卷 叶梦得 《雨后为山亭独卧》 写景抒怀诗 题15:综合赏析 题16:分析观点态度和主旨 2023 新课标Ⅰ卷 林希逸《答友人论学》 宋诗 酬和赠答诗 题15:综合赏析 题16:分析观点态度和主旨 新课标Ⅱ卷 林逋《湖上晚归》 即事抒怀诗(词) 题15:综合赏析 题16:分析观点态度和主旨 2022 全国新高考Ⅰ卷 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宋词 题15:综合赏析 题16:理解诗句含意,概括思想内容 全国新高考Ⅱ卷 李白《送别》 唐诗 送别怀人诗 题15:综合赏析 题16:分析表达方式 回顾高考.明确考情 命题规律 1.从内容来看,诗歌内容重视立德树人,重视培养青年核心价值观。从选材来看,阅读文本均选取考生比较熟悉的作者的诗歌作品。题材多样,有赠别诗、酬和诗、咏物诗、咏史诗等;形式不一,有七言诗、五言诗。 2.从作者来看,以唐、宋诗(词)人为主,不回避考生熟悉的作者。近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文本的作者都是唐、宋诗歌领域的杰出代表。 3.从考题和考点来看,都命制了一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题型基本相同。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力避套路,因文设题,体现了一定的规律,倾向于在诗歌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表达技巧方面命制题目。 备考策略 1.重视鉴赏阅读,读练结合。积累诗歌常识,培养鉴赏能力;读练结合,通过练习深化对鉴赏诗歌的认知。 2.备考练习应以唐、宋诗词为主,选择在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等方面与教材选文有关联的作品,精读细读,读懂为止,有效增加诗词储备量。 3.梳理鉴赏古代诗歌的文体知识和答题方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掌握答题技巧,学会应变。一是要“求稳”,常规考题要力争高分拿下;二是要“求准”,要熟知常规考题的答题角度,规范答案;三是要“求变”,熟练应对对比阅读、以生考熟、回归教材的情况。 目录.考点梳理 考点一、鉴赏形象 考点二、艺术手法 考点三、鉴赏语言 考点四、思想感情及观点态度 一、在情境中准确把握意象特点 二、透过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基础能力 能力提升 知识·构建 考点一、鉴赏形象 (2024·湖南长沙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莎 衣① 杨 朴②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③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真题回顾·考点规范 分题④得渔村晚照 徐 照⑤ 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顶晒。 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注] ①莎衣:蓑衣,以蓑草编织成的御雨的衣披。②杨朴:字契元,自号东里野民,一生未仕。③直饶:纵使,即使。④分题: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 ⑤徐照:南宋诗人,字道晖,号山民,家境清寒。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诗以“莎衣”为题,由蓑咏人,由人抒情,构思新巧;徐诗紧扣诗题,描述了渔家的日常生活。 B.杨诗尾联直抒胸臆,乃全诗点睛之笔,有千钧之力;徐诗尾句以景结情,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C.两首诗选取了诸多相同的意象,既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也表明了两位渔人捕鱼的时令相近。 D.两首诗语言风格虽各具特色,但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调动多种感官,动静相宜。 C 解析:C———也表明了两位渔人捕鱼的时令相近”的说法错误。 从杨诗“菡萏”“春醉”等词可以看出时令是暮春,而徐诗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