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7485

2025年中考第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7页PPT)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248318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年,社会生活,PPT,27页,发展,文化事业
  • cover
(课件网) 1840 1856 1894 1899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C60S 义和团运动 1900 1911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1 1949 抗日战争 1927 国共 内战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解放战争 中国近代史回眸: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变革: 传统社会 转型 近代社会 一、经济近代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 二、政治近代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三、思想近代化:新文化运动 四、社会生活近代化:交通、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五、教育近代化:新式教育的发展 六、新闻出版业 七、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2025中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统编版八上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主题15近代史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壹 阶段特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创办商务印书馆 1872 1897 1898 1905 1914 1918 1949 初步发展 短暂的春天 凋零萎缩 《申报》创刊 创办京师大学堂 产生 废除科举制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社会生活 教育文化 事业发展 中国 世界 第二次工业 革命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空坐标 单元线索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生 洋务运动 推动 初步发展 戊戌变法 “短暂的春天” 一战期间 凋零萎缩 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促进 教育 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等 新闻出版 《申报》《大公报》《解放日报》等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新华书店等 文学艺术 鲁迅、巴金、老舍、郭沫若,齐白石、徐悲鸿等 促进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工具的发展 社会习俗的变化 火车、轮船、电车等 剪发辫、易服饰、禁缠足、改称呼等 知识结构 三大主题: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大变化:交通、教育、新闻出版、生活方式、习俗和文学艺术 单元特征 贰 经济之变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问题: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在近代 的中国,由 创办的, 采用 的制造工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资本 机器生产 经济之变: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贰 背景 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很多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思想主张 主要成就 评价 “实业救国” 大生纱厂等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_____”,推动了中国轻工业的发展;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是_____。 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 状元实业家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张謇给沈曾植的信(1897年) 精神品质: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胸怀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经济之变: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贰 受挫萎缩 夹缝中求生存 1860 1912 1895 1919 1931 1937 1945 洋务运动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马关条约》签订 产生 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发展 短暂的春天 1949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国民党发动内战 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获得新生生 经济之变: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贰 ①总体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先天不足) ②产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③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④艰难曲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原因:沿海和长江流域最先遭受西方经济设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 经济之变: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贰 张謇 荣宗敬 卢作孚 侯德榜 荣德生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