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八章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8.2.1 海水“晒盐”的过程 情 境 导 入 8.2.1海水“晒盐”的过程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资源,人们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呢? 新 课 探 究 第一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8.2.1海水“晒盐”的过程 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这是一种古老且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筑盐田。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海水晒盐 海水 贮水池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母液(苦卤) 多种化工原料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苦卤”),可从中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是将海水完全蒸干吗? 不是 3.母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4.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呢? 饱和溶液 2.为什么不把溶液完全蒸干获得更多的食盐呢? 1.资源浪费 2.食盐中含有杂质 含有 思考: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蒸发结晶 常温下,取少许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吹风机向玻璃片上的溶液吹热风,观察现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蒸发结晶 实验现象: 玻璃片上有固体析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海水晒盐 结晶: 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 蒸发结晶: 像海水“晒盐”这样,经日晒、风吹等,使溶剂不断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至形成饱和溶液,继而析出晶体的过程,便是蒸发结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蒸发结晶 思考: 1. 上述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和的途径是什么? 你根据什么现象判断溶液已经变饱和了? 玻璃片上有固体开始析出 蒸发溶剂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蒸发结晶 思考: 2. 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为什么? (1)气候温和 (2)光照充足 (3)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粗盐的成分 主要成分:氯化钠 杂质: 不溶性杂质:泥沙 可溶性杂质: 氯化镁、 氯化钙、 硫酸钠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海盐是人类最早从海洋中获取的盐类物质之一。我国劳动人民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能够从海水中提取海盐。我国海盐年产量超过 3 000 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硫酸铜晶体 食盐晶体 明矾晶体 课 堂 小 结 1.海水晒盐过程: 2.结晶与蒸发结晶的定义 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 8.2.1海水“晒盐”的过程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2024 扎赉特旗校级模拟)下列各图所示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叶脉书签 B.钻木取火 C.海水晒盐 D.酸雨的腐蚀 C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海水晒盐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①、结晶池发生了化学变化 B.“海水晒盐”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