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八章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8.2.2 海水“晒盐”的原理 情 境 导 入 8.2.2海水“晒盐”的原理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冬天捞碱 夏天晒盐 情境: 这些生活现象我们如何解释呢? 新 课 探 究 将海水蒸发到一定程度时能够析出食盐,说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许多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都是有限度的。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所能溶解的物质的最大质量就是形成它的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一、溶解度 8.2.2海水“晒盐”的原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溶解度(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100g溶剂(一般指水) 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 克(g) 一定温度 饱和状态 物质溶解度与溶解能力的对应关系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四要素 在一定温度下 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没有意义 在100g溶剂里 这是概念中规定的标准,物质溶解量的多少与溶剂量的多少成正比,要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要设定等量的溶剂。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达到饱和状态 只有在一定量(100g)溶剂中,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解溶质的量最大)时,所溶解的溶质的量才是一个确定的值,这个值能够代表该物质在确定温度下,溶解能力的强弱。 克(g) 溶解度实质上是100g溶剂中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的意义? 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克。 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31.6克的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思考与讨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1.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或溶质和溶剂的种类) 2.外因:温度。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溶剂量的多少没有关系,因为概念中溶剂的量已经规定为100g,所以在外部因素中固体物质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将4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A.140 g B.136 g C.100 g D.40 g 典例精讲 B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二、气体的溶解度 1.概念: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气体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 (1)条件: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 (2)标准:1体积水。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4)单位:体积。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 外因 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 气体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条件 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 一定温度下 标准 1体积水 100g溶剂 单位 体积 克(g) 外界影响因素 温度和压强 温度 变化规律 压强不变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不变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典例精讲 【例2】(2024 成都)将某碳酸饮料拧开,倒入装有冰块的杯中,如图。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