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 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部编版) ·1-11课· 注意事项:1.本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装订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题号 1~12 13 14 15 总分 等级 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从秦汉起,官僚体系内部权力的分配与制衡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古代帝王 高居于王朝权力体系的宝塔顶端,为确保皇权对于整个官僚体系权力的绝对控制,制衡之策 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隋唐时期实行的“制衡之策”是() A严肃整顿吏治 B施行与民休息 C.开创科举制 D,确立三省六部制 2.下表反映出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繁荣局面的共同原因是() 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在 人才济济,大臣魏征敢于直言,房玄龄 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 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出现了贞 一系列改革,出现开元盛世的局 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面 A.善用人才 B巩固边防 C.进行改革 D.国库充盈 3唐朝时,在全国性的饮茶之风中,茶也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如儒家以茶修 德,感受“中庸之道”;道家以茶修心,为茶道注入“天人合一”的思想;佛家以茶修性, 强调“禅茶一味”。据此可知,唐朝() A.产生了最早的茶艺著作 B.茶树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C.饮茶文化蕴含人文精神 D茶叶成为人民日常消费品 4唐代以前,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以使用。唐代以来, 耕牛和牛耕工具逐渐被长江下游地区的农民接受。这一变化主要受益于唐代() A政府的政策支持B.曲辕犁的推广 C.筒车用于灌溉 D.开放的社会氛围 5.依据王尧《唐蕃会盟碑疏释》,唐穆宗长庆年间刻立的唐蕃会盟碑西面 (碑阳)的汉文碑文如下: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 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 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碑也。这表明了() A.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B唐穆宗被尊为“天可汗” 唐蕃会盟碑西面碑文 C.唐和吐蕃的友好关系 D.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开发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 6.下图所示为北京房山“十宇守”(教教张进址)代石碑碑首图案的片,纹样相似的饰物在 全国各地多有出土。景教是基督教教派之一,据文献记载,景教在店初传入中冈,一设兴于 长安。这反映出唐代( W A.严格管理对外贸易 B.极端排斥外来文化 C.长安城是国际大都市 D.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7、868年,一个叫王玠(è)的人为其父母祈福消灾出资印刷了一部《金刚经》。1900年,这部 《金刚经》在我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随即震惊世界。这部《金刚经》的制作过程可能用 到了() A.曲辕犁 B.雕版印刷术 C.《千金方》 D.《大衍历》 8.小文同学在探究学习时收集了这样的信息:“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 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 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这些措施都有利于() A.增加政府收入B.促进民族融合 C.推动国家统一 D.消除阶级矛盾 9.从右图书法作品及其简介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生线心 是安山水 )万要车书一限问,红肃岂有列图州 A.金朝灭亡了南宋政权 B.金朝诗歌冠绝天下 亡月芳民只国酒之名他州 之训经支◆,生希计是地米人淋州的主春下脑雪 C.金朝文字与汉字一样 D.宋金之间军事对峙 一孕的风青和,点4上将远的是忠种, 10.右面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1111年)的形势示意图,其中①所示政权的建立者是 ③① () ②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赵匡胤 D.阿骨打 11.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建号“大蒙古国”。1271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