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4 月期中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 60 分) 21. (12 分) (1) 589 年。(2 分) (2) 巩固隋封建政权,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转运南方物资;加强洛阳与江南地区的 联系。(4 分) (3) 进士科的创立。影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 度,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6 分) 22. (12 分) (1) 贞观之治。(2 分) (2) 图 1 从农业角度,图 3 从商业角度。图 2 属于唐三彩。(6 分) (3) 创立殿试制度。(2 分) (4)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2 分) 23. (12 分) (1) 唐玄宗。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等。(4 分) (2) 图一是曲辕犁,图二是筒车。(4 分) (3) 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作者广泛。(4 分) 24. (12 分) (1) 重文轻武政策。(2 分) (2) 交子。积极意义:促进商品流通,有利于商业发展;对货物和服务买卖来说是明智、 高效、有利可图和方便的发明。(4 分) (3) 示例: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 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 技术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 的变革。(4 分) (4) 评价角度不同,关注的历史现象不同,掌握的史料不同等都会影响学者对宋朝历史 形象的认识。(2 分) 25. (12 分) (1)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商业发展;改变贸易模式;带去丰富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推 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6 分) (2) 北方人口南迁;形成汉人与南方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局面;地理位置优越,海外贸易 兴盛。(4 分) (3) 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民族地区进步;增强民族凝聚力等。(2 分)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二 的 题号 总分 21 22 23 24 25 数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 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达12米。这反映 出隋朝( ) A.疆域辽阔 B.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C.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D.加强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某博物馆准备在“国运泱泱一隋朝大运河文化展”中搭建真实场景,再现 隋朝大运河中心城市的繁荣。为此,工作人员应该搜集哪座城市的相关史 料() A.西安 B.洛阳 C.北京 D.杭州 3.唐太宗在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的盛况时,情不自禁地说:“天下英雄,入吾 彀中矣。”与出现这一盛况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科举考试 C.崇文抑武 D.八股取士 4.下图是某学习小组绘制的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这一 时期应该是( 皇帝 触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起草诏令) (负贵执行) 〔封驳审议) 史部 户都 礼都 兵都 刑部 工部 栓选考核】户精财政] [礼仪科举】兵籍军令】 司法州狱】工程营造】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5.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向我们重现了长安城的辉煌。长安城规划井然有 序,东、西两市商铺林立;人口百余万;国内外商人、学者云集于此。可见,当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时的长安城( A.生活丰富 B.农业发达 C.繁荣开放 D.文化昌盛 6.如果把唐朝的兴衰过程看作一个抛物线形 “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状,如图所示,那么A处对应的历 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618年755年907年 C.朱温建立后梁 D.五代十国 7.博物馆见证历史风华。某博物馆计划推出唐代专题展览,根据下面展出的 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文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