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9660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中考历史四模试卷 (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4908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寸金,学校,中考
  • cover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中考历史四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分。 1.距今8000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这些房屋排列整齐,内有石锄、石铲等生产工具及陶钵、陶罐等生活用具。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A. 处于旧石器时代 B. 形成了早期国家 C. 出现了定居生活 D. 产生了贫富分化 2.如图为西周时期师寰簋的铭文。该铭文记载了周天子命令师寰率领王室军队和齐、莱等国军队,成功平定淮夷叛乱的史事。该铭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武王伐纣 B. 分封制 C. 诸侯争霸 D. 郡县制 3.春秋战国时期,与铭刻文字有关的工具有:凿、锥、锤、刮刀、削、钩、针、锯、斧。而《管子 海王篇》称:工匠必有斧、凿、锯、锤等分工。这些工具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 社会经济的进步 B. 铁犁牛耕的推广 C. 政治改革的影响 D. 冶铁技术的进步 4.秦直道是秦朝通往北方边境的交通干道,它与万里长城相互配合,使以步兵为主的秦军得以抵抗强悍的匈奴铁骑。由此可见,秦朝修筑直道(  ) A. 保护了过往商旅的安全 B. 加强了思想控制 C. 满足了对外扩张的需要 D. 巩固了国家统一 5.汉以前的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为天下;自张骞通西域后,大量“殊方异物”和异国风土人情的记录传到中国,改变了中国古代“天下”的观念。这可以用来说明,张骞通西域(  ) A. 丰富民众生活 B. 推动中外交流 C. 拓宽国人视野 D. 扩大中国影响 6.在山西大同北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漆屏风,绘制有包括帝舜、周太姜、晋文公、汉成帝等人物故事,其画风与《女史箴图》有共通之处。这反映了(  ) A. 鲜卑族的农业生产水平 B. 魏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C. 魏晋南北朝政权的并立 D. 汉文化对北魏社会的影响 7.317-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 A. 生产技术的进步 B. 环保意识的增强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自然条件的优越 8.隋炀帝认为洛阳地处中原,河运便利,可以解决粮食、物资供应的困难,且其地理位置适中,可以照顾全局。隋炀帝遂于605年下诏营建东都洛阳,其主要目的是(  ) A. 炫耀王朝国力 B. 巩固政治统治 C. 推动交通发展 D. 减轻民众负担 9.唐朝时期,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很多,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这反映了(  ) A. 政治重心的南移 B. 坊市制度的打破 C. 重农抑商的转变 D. 开放包容的气象 10.宋朝从官方到民间藏书之风弥漫,各地州学都建有藏书楼,江西十一府,府府有藏书,私人藏书更胜官方,“仕宦稍显者,家必有书数千卷”。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宋朝(  ) A. 商业贸易繁荣兴盛 B. 印刷技术创新发展 C. 民族政权并立对峙 D. 科举取士蔚然成风 11.元代行省官吏的选用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这说明,元朝行省制度(  ) A. 彻底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不利于边疆管理的稳定 D. 对后世地方制度影响深远 12.明朝通俗小说流行,其故事主角多为市井人物,主要描绘他们的喜怒哀乐,且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铺、酱铺、市场码头等地方成为小说主要描写的场景。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朝(  ) A. 小说作者数量众多 B. 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C. “八股文”盛行 D.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3.清朝前期平定西北边疆叛乱后,不仅遵循汉族军礼,告成于太庙和祖陵,还立告成碑于太学之中,全国各地文庙纷纷仿效。乾隆年间的《粤东金石略》,就记录了广州府学所立平定西北的告成太学碑。清统治者此举(  ) A. 意在促成大一统共识 B. 鼓励了文人从军建功 C. 仅为了尊崇传统礼仪 D. 有利于彻底消灭叛乱 14.18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