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0067

热点三 中国式现代化-2025届中考历史热点考点训练 (含解析)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1次 大小:2407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热点,中国式,现代化,-2025届,中考,历史
  • cover
热点三 中国式现代化 【热点解读】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概念 1.定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特色。 2.本质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特征 具体表现 与西方现代化的区别 人口规模巨大 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总和 西方现代化以少数国家富裕为主 共同富裕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避免两极分化 西方现代化伴随贫富差距扩大 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文化自信” 西方现代化常伴随文化霸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碳中和目标 西方早期现代化以环境破坏为代价 和平发展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西方现代化伴随殖民扩张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1.近代化探索(19世纪中后期—1949年)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军事、工业近代化开端(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但失败于甲午战争。 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推动政治现代化,但未改变社会性质。 民族工业发展(1912-1949):张謇“实业救国”,但受战乱和外资压迫,发展艰难。 2.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8年) “一五”计划(1953-1957):重点发展重工业(鞍钢、长春一汽),奠定工业化基础。 “两弹一星”(1960-1970年代):增强国防科技实力(钱学森、邓稼先)。 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升,为现代化创造外部环境。 3.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年) 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解放生产力。 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深圳、珠海等)→加入WTO(2001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4.新时代(2012年至今) 脱贫攻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科技创新:高铁、5G、北斗导航、载人航天等领先世界。 绿色发展:“双碳”目标(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塞罕坝造林典范。 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热点练习】 1.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统治阶层加深了自己的危亡意识,一些有见识的清王朝皇室成员和重要的大臣开始奋发图强,寻求各种救亡图存的改革措施。为此,清政府( ) A.签订《北京条约》 B.掀起了洋务运动 C.决定收复新疆 D.发起新文化运动 2.观察下表,可推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 建厂时间 厂名 建厂官员 主要产品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小火炮、炸弹 1865年 江南制造局 李鸿章、曾国藩 来复枪、重型海防炮、轮船等 1890年 汉阳枪炮厂 张之洞 来复枪、轻型迫击炮、子弹等 A.洋务派打造近代化武器装备 B.维新派组建训练新式的军队 C.清朝内部达成学习西方共识 D.中国成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 3.1869年,福州船政局第一艘轮船下水;1874年,清廷向福州船政局发出谕旨,提出新的造船要求:“铁甲船必不可少,即使议购有成,将来仍应鸠工自造。”这反映了当时( ) A.自强求富初步实现 B.官督商办成效凸显 C.海防建设十分紧迫 D.海军衙门指挥得当 4.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可见( ) A.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 B.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清朝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5.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经曲折,下图中与c阶段发展状况直接相关的是( ) A.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B.甲午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投资办厂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