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0738

2025届中考二轮大专题复习12 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史(教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1335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届,中考,二轮,专题,复习,资本主义
  • cover
基于新课标下的初三中考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2025届初三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史 科目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复习 授课人 课题 专题十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史 学情分析 2025 届初三学生在前期历史学习中,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部分内容有一定了解,比如知道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获得独立、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等,这为学习本专题奠定了基础。然而,本专题涉及众多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内容繁杂,学生难以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如思想解放运动与政治革命、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时,学生存在较大困难。此外,初三学生虽具备一定分析能力,但在运用历史思维深入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发展规律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方面,仍有待提高,这也增加了本专题的学习难度。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从萌芽到发展各阶段的内在规律,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强化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帮助学生梳理资本主义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发展脉络,明确各阶段重要事件的时空背景,培养学生在时空框架内思考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呈现丰富史料,让学生学会搜集、辨析史料,依据史料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相关观点,提升史料实证素养。 历史解释: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解读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中的历史现象,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使其能准确阐述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家国情怀: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浪潮中的地位与应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关注全球发展、开放包容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掌握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各阶段的关键事件、特点及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影响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史料研读、材料分析、情境体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像美国,它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影响力巨大;英国有着独特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政体。那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其实,这要追溯到很久以前。从欧洲中世纪晚期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到后来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政治革命,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今天,就让我们踏上这段历史之旅,深入探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看看它是怎样塑造当今世界格局的。 从现实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切入,激发兴趣,自然引入课程主题。 课堂讲授 专题概要 在萌芽阶段,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兴起,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确立阶段,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巩固扩大阶段,俄国、美国、日本的改革或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战后新发展阶段,欧洲联合、美国和日本崛起,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重点讲解 第一部分: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 考点 1.1经济根源 ———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展示内容:呈现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相关信息的表格。 讲解内容: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是重要标志。从农业方面看,各地垦殖运动使大量荒地被开垦,农奴离开庄园,领主将土地集中出租,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雇佣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手工业方面,手工业者脱离农业,为市场生产,小型手工作坊发展为手工工场,商人与工人形成雇佣关系,分工合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了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