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河南省鹤壁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经济学中的三位一体公式,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他指出: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在这个公式中,资本、土地和劳动,分别表现为利息、地租和工资的源泉,而利息、地租和工资则是它们各自的产物,它们的果实。对此,马克思提出了批判,萨伊的错误在于( ) ①掩盖了各种收入的真正源泉,否认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认为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雇佣工人只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③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④没有揭示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改革始于农村,改革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改变了亿万农民的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由此可见( ) ①深化农村改革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法宝 ②深化农村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农民的前途和命运 ③深化农村改革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 ④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人关注。时隔10多年,我国货币政策的表述从此前的“稳健”改为“适度宽松”,这意味着我国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以上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路径正确的是( ) ①发行长期国债→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刺激有效需求→持续扩大内需 ②降低存贷款利率→减少融资成本→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增强经济活力 ③实施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资金向重点领域倾斜→优化信贷结构 ④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刺激消费需求扩张→助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国市场是一个超大规模单一市场,具体来说,就人口规模而言,中国人口有14亿多,而美、日、德、法、英等这些高收入国家的总人口是12.15亿人;就市场结构而言,中国是一个单一的大市场,即法律体系统一、税务体系统一、商业规则统一、语言文化统一的市场;就工业基础而言,中国是全要素、全门类、全产业链集成的经济体。将三者叠加会产生( ) ①“规模经济”效应:通过提升产业规模摊薄生产成本,巩固我国产业链竞争优势 ②“引力场”效应:供给和需求互促共生,发挥巨大人口规模优势畅通国内大循环 ③“大海”效应:超大规模市场具有内生增长稳定性,能够有效抵御外部风险挑战 ④“共振”效应:市场一体化程度增强,区域经济失衡将对宏观经济产生更大冲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由国务院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初审。会后,全国人大法工委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人大、中央有关部门以及部分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2024年12月25日至2025年1月23日,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草案向社会公开,体现了以实质民主促进程序民主 ②立法进程彰显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 ③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行使立法权,为立法出谋划策 ④法工委受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是其立法工作机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5年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和研究上述工作汇报的综合情况报告。党中央听取5大党组工作汇报( ) ①旨在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