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答案 课题 1 碳单质的多样性 课时 1 碳的单质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1)B ;(2)在常温下是紫红色晶体(或具有金属光泽) ; (3)管状;(4)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6.答案:D 课时 2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点燃 4.答案:(1)放出;(2)CO, 2C + O2 2CO 点燃 高温 5.答案:C + O2 CO2 ;C + CO2 2CO 高温 6.答案:3C + 2Fe2O3 4Fe + 3CO2 ↑ ; 还原 ; 收集尾气,平衡装置内外 压强 7.答案:(1)此时逸出的气体是试管①内的空气,而非二氧化碳; 高温 (2)C + 2CuO 2Cu + CO2 ↑; 氧化 ; 试管②中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 (3)将试管②中的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20/25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答案 课题 2 碳的氧化物 课时 1 二氧化碳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下降,CO2 + Ca(OH)2 CaCO3 ↓+ H2O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D 课时 2 一氧化碳 点燃 点燃 1. 答案:(1)一氧化碳, 2CO + O2 2CO2;(2)C + O2 CO2 ; 点燃 高温 (3)①2C + O2 2CO ②CO2 + C 2CO; 2 △,答案:(2)CuO + CO Cu + CO2 ,不能 ;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高温 (3)8;(4)Fe2O3 + 3CO 2Fe + 3CO2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21/25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答案 课题 2 综合训练 1.答案:C 2.答案:(1)防止一氧化碳逸出,污染空气,并保证有充足的一氧化碳与氧化铜 反应 ;(2)小于;(3)装置简单(合理即可) 3.答案:任务一:【实验现象】左 ; 任务二:【设计实验】能溶于水 ,溶液变红 【反思评价】(1)CO2 + H2O H2CO3 ; (2)将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紫色石蕊纸花 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2/25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答案 课题 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1)试管 ; (2)①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 ;②B ;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6.答案:(1)水槽;(2)二氧化碳;(3)铁架台 ,不易溶于水;(4)D 23/25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 2 碳的氧化物———课时 2 一氧化碳 知识点 1 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 1,如图为一个正在燃烧的煤炉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炉中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_____(填物质名称)燃烧产生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2)煤炉的进气口在煤炉的下方,在进气口,煤的燃烧一般都很充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3)煤炉中的一氧化碳有两个来源: ①煤的不充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知识点 2 一氧化碳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2,古代中国“竖炉法”炼铜是现代炼铁工艺的启蒙。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二氧化碳产生一氧化 碳,再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如图为该方法的模拟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部分固定 装置已略去)。 72/88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1)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碳粉和氧化铜;通入二氧化碳,让装置中充满二 氧化碳气体;分别点燃 a 处、b 处的酒精喷灯、酒精灯;实验结束后先熄灭火源,再持续通入 二氧化碳直至冷却。 (2)实验分析:硬质玻璃管中 b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_____(填“能”或“不能”)根据 c 处现象判定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从 b 中进 入 c 中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d 的作用是_____。 (3)若想制得 6.4 g 铜,则实验中使用的氧化铜的质量至少为_____g。 (4)工业上,也会利用 CO 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进行炼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为 知识点 3 一氧化碳的毒性 3,下列关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中,正确有效的是( ) A,在室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