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1912

【同步训练】人教版九上化学6.2.3 碳的氧化物综合训练(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1654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训练,氧化物,答案,PDF,综合,同步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答案 课题 1 碳单质的多样性 课时 1 碳的单质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1)B ;(2)在常温下是紫红色晶体(或具有金属光泽) ; (3)管状;(4)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6.答案:D 课时 2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点燃 4.答案:(1)放出;(2)CO, 2C + O2 2CO 点燃 高温 5.答案:C + O2 CO2 ;C + CO2 2CO 高温 6.答案:3C + 2Fe2O3 4Fe + 3CO2 ↑ ; 还原 ; 收集尾气,平衡装置内外 压强 7.答案:(1)此时逸出的气体是试管①内的空气,而非二氧化碳; 高温 (2)C + 2CuO 2Cu + CO2 ↑; 氧化 ; 试管②中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 (3)将试管②中的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20/25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答案 课题 2 碳的氧化物 课时 1 二氧化碳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下降,CO2 + Ca(OH)2 CaCO3 ↓+ H2O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D 课时 2 一氧化碳 点燃 点燃 1. 答案:(1)一氧化碳, 2CO + O2 2CO2;(2)C + O2 CO2 ; 点燃 高温 (3)①2C + O2 2CO ②CO2 + C 2CO; 2 △,答案:(2)CuO + CO Cu + CO2 ,不能 ;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高温 (3)8;(4)Fe2O3 + 3CO 2Fe + 3CO2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21/25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答案 课题 2 综合训练 1.答案:C 2.答案:(1)防止一氧化碳逸出,污染空气,并保证有充足的一氧化碳与氧化铜 反应 ;(2)小于;(3)装置简单(合理即可) 3.答案:任务一:【实验现象】左 ; 任务二:【设计实验】能溶于水 ,溶液变红 【反思评价】(1)CO2 + H2O H2CO3 ; (2)将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紫色石蕊纸花 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2/25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答案 课题 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1)试管 ; (2)①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 ;②B ;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6.答案:(1)水槽;(2)二氧化碳;(3)铁架台 ,不易溶于水;(4)D 23/25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 2 碳的氧化物———课题 2 综合训练 1,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式。如图是 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点对应的物质一定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b 点对应的物质是一种有毒气体,在生活中可作为燃料 C,c 点对应的物质能支持燃烧 D,若 d 点对应的物质是 CaCO ,d→c 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2,如图所示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改进装置,用锥形瓶收集满一瓶一氧化碳气体,在锥形 瓶底部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铜丝加热变黑后迅速伸入锥形瓶并塞紧橡胶塞,观察到铜丝表面 立即从黑色变为红色,振荡锥形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将铜丝加热变黑后迅速伸入锥形瓶并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发现打开橡胶塞比较费力,这是因为此时锥形瓶内压 强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3)该改进装置的优点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75/88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3,实现 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承诺。某小组对二氧 化碳的来源、吸收、转化以及低碳措施产生兴趣,开启了“低碳行动”项目化学习探究之旅。 任务一:探究家庭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设计并进行实验】同学们走进厨房,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分别收集了燃气灶炒菜前后灶台旁 的气体。设计如图甲实验,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红墨水的移动情况。 【实验现象】红墨水向_____(填“左”或“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