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 【基础达标】 (2024·玉林质检)如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 ( ) A.经济发达程度 B.人口密度 C.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D.地形和气候 2.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在②到③的时候,该国会出现 ( ) A.交通拥堵 B.兵源短缺 C.劳动力充足 D.社会赡养老年人负担减轻 (2024·钦州模拟)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80亿,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某同学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 ) A.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B.澳大利亚东南部人口稀疏 C.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 D.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 4.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著名学者邦奇为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了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 B.图中①④主要人种都是黄种人 C.图中③④都是发达国家比较集中的地区 D.图中②④人口都信奉伊斯兰教 6.(2024·河池学业考)看图片(下图)猜人物。他最有可能 ( ) ①是白种人 ②说阿拉伯语 ③信仰基督教 ④来自发达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规模、密度等。一般来说,河湖附近的聚落( ) A.多呈点状或带状 B.呈条带状或环状 C.多呈条带状 D.多团块状,规模较大 【巩固提升】 (2024·贵阳学业考)聚落遗址是古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研究发现,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直接影响了古人类聚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水退即进,水进则退,择高而居”的特点,且古人类聚落与水源地的距离基本不超过3千米。下图示意新石器时期部分聚落遗址分布。完成8~10题。 8.与屈家岭文化聚落遗址相比,龙山文化聚落遗址数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 ) A.气温急剧下降 B.洞庭湖水面范围减小 C.降水快速增加 D.洞庭湖水面范围扩大 9.图中古人类聚落距离水源较近,主要是为了( ) A.采集野果 B.便于狩猎 C.方便取水 D.欣赏风景 10.古人类选择湖边地势较高的地方居住,主要是为了躲避 ( ) A.台风 B.雷电 C.野火 D.洪水 11.读图和文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4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联合国秘书长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 材料二 国际上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图2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图。 材料三 (1)联合国网站显示,全球人口从70亿增长到80亿花了约12年时间,而到2037年达到90亿将需要大约15年的时间,这表明全球人口的总体增长速度正在 。 (2)阅读材料一可知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是 ,公元1830—1930年比1930—1987年的人口增长速度 。 (3)世界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 和 发展带来很多问题。 (4)阅读材料二,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 超过世界平均值。 A.1995年 B.2003年 C.2008年 D.2025年 (5)图3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属于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填序号),该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有 、 等。 【拓展探究】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洫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说明聚落的组成主要包括 。结合图中“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是 (至少答出三点)。 (2)聚落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现在聚落分成 和 两大类,读图说出两类聚落的差异是 (提示:从房屋数量、道路特点等方面至少答出两点)。 材料二 某地地形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