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2266

广西卷--2025届高考地理仿真猜题卷(解析版)

日期:2025-04-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4619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西,--2025届,高考,地理,仿真,猜题卷
  • cover
广西卷———2025届高考地理仿真猜题卷 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青海省北部越来越多的牧民不再转场到冬春牧场,而是将牲畜运输至甘肃省祁连山北麓的农区租地放牧,充分利用农区秸秆,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绿色转型、牧业增长、农户增收、民族团结、互利共赢的“异地借牧”新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省牧民选择祁连山北麓农区放牧遇到的主要难题有( ) ①疫病防治 ②低温冷害 ③农户配合度 ④生产用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该借牧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 ) ①减轻牧区草场退化 ②减少生产用水消耗 ③农区土壤肥力提高 ④畜牧生产能耗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未来借牧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向是( ) A.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平衡利益分配 B.实现集约化养殖,逐渐替代传统转场 C.农区推广节水农业,优先保障放牧用水需求 D.推广机械化放牧技术,降低人力成本 规划建设中的西藏那曲河多能互补基地,综合利用光能、水能、储能(抽水蓄能与电化学储能)等,优先使用光能。下图示意该基地枯水期典型日多能互补模拟运行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典型日储能主要来源及利用储能发电时间为( ) A.光能,11~17时 B.光能,18~24时 C.水能,11~17时 D.水能,18~24时 5.未利用光能在枯水期多于丰水期,原因是枯水期( ) A.太阳辐射较弱 B.大气水汽含量较小 C.白昼时间较长 D.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6.多能互补的方式有利于( ) ①当地绿色低碳发展 ②缩短基地建设周期 ③节省基地建设成本 ④当地电力稳定供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地名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与保留。沅江流域是黔东南、湘西地区通往长江的重要通道,主要交通线有沅江干支流航道、湘黔古道、湘川古道,其地名见证了流域演变的历史。下图示意沅江区域地名用字类型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7.交通运输线路①为( ) A.沅江干流航道 B.沅江支流航道 C.湘川古道 D.湘黔古道 8.与乙处相比,甲处( ) A.地势崎岖 B.降水丰富 C.河流交汇 D.土壤贫瘠 9.研究发现甲处聚落地名稳定性强,这主要是因为( ) A.区位条件好,经济波动较小 B.地形闭塞,受外界影响小 C.运输需求大,交通线路密集 D.人口稠密,地方意识薄弱 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全长1532千米,流域面积16.88万平方千米,横跨鄂、陕等省级行政区。汉江流域人口、城市众多,水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流域内的经济发展。在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方面,汉江流域具体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内各地方政府共同管理。随着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等调水工程的相继建设及送水,汉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意义越来越重要。读汉江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随着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等调水工程的建设及通水,汉江流域农业受到的影响是( ) A.流域内农业结构改变 B.引发土地次生盐渍化 C.增加农田的灌溉面积 D.旱涝沙尘等灾害增多 11.近年,汉江流域上游调水区与中下游经济带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针对该问题的合理应对措施是( ) A.削减枯水期上游调水区取水量 B.增补中下游地区经济带用水量 C.设立水资源管理机构合理调配 D.提升居民素质减少水资源浪费 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直接关系到我国东部地区能否风调雨顺。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锋面雨带在一年中不同时间的位置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2.当雨带位于I地区时,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东北平原寒潮频发 B.江淮出现洪涝灾害 C.华北平原春旱严重 D.台风缓解华南伏旱 13.每年6-7月,雨带在II地区徘徊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 A.秦岭阻挡冷气团 B.淮河阻挡暖气团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1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