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2997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4364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答案,练习题,辽、西夏与北宋并立,9课,单元
  • cover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辽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政权?(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2.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 A.铁木真 B.赵匡胤 C.阿保机 D.元昊 3.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写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名句,其中“天狼”借指当时与北宋并立的哪一少数民族政权( ) A.蒙古 B.辽 C.西夏 D.党项 4.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约定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宋朝给辽岁币 B.元昊向宋称臣 C.宋给西夏岁币 D.宋向辽称臣 5.“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天,不知从何觅市声。”建立了诗中“辽国”的民族是( ) A.汉族 B.匈奴 C.党项族 D.契丹族 6.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时,有官员从辽返回后向朝廷报告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说明澶渊之盟( ) A.有利于宋辽间和平稳定 B.使宋朝遭受军事打击 C.加速了北宋灭亡的步伐 D.使宋辽建立平等关系 7.齐涛在《中国政治通史》中写道:“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表明澶渊之盟( ) A.辽朝获得巨大利益 B.促进双方经济交流 C.宋朝财产损失重大 D.和平无法长久保持 8.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许自置官属,名义上向宋称臣,奉正朔;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该和约( ) A.促进了宋辽之间经济交流 B.加重了北宋财政负担 C.导致了北宋王朝迅速灭亡 D.激化了西夏社会矛盾 9.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岳飞抗金》历史剧 B.钱维城的《平定准噶尔图卷》 C.《资治通鉴》译注本 D.出土的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10.《宋史》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材料反映了西夏( ) A.国土面积大 B.是宋朝附属国 C.与唐关系友好 D.仿效唐宋制度 11.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 秦半两钱 唐开元通宝 契丹货币 西夏货币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冶铁技术的进步 C.抑商政策的演变 D.征税方式的变化 12.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 方能交易。宋太宗在公元977年后在镇、易、雄、霸等州设榷务同辽贸易,辽也在南疆设榷场同宋贸易。南宋与金在边境设立榷场,贸易比较发达。元灭宋前,双方也于边境设榷场贸易。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 ) A.榷场是在澶州之盟之后建立起来的 B.澶州之盟促进宋辽百余年的和平相处 C.南宋与金在榷场的贸易要高于北宋与辽 D.榷场设立促进了民族政权边境贸易 二、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摘编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完全占据中原),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行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比若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可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