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之约 2025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试卷 历史(三) 题号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咖 最 1.本试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 非 3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與 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发掘出距今8万至10万年的完整头骨(如图),还出土了石器和牛、 酃 马、鹿、犀等动物骨骼化石约3万件,其中包含大量古人类行为信息。此遗址可用于研究() A.人类起源 B.农耕生活 长 C部落联盟 p D.国家产生 “许昌人”头骨 2.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和金字塔,古代两 E 河流域的《汉漠拉比法典》,希腊的城邦国家,迥然相异,对照鲜明。由此可见,世界古代文明( A.同根同源 B.分散孤立 C互鉴共容 D多元发展 3春秋时期,社会充满着变数…卿大夫采邑大小不一,但均建有统治机构,有家臣治事, 数 私兵守城,相当于一个诸侯国的缩影…随着卿大夫地位的上升,他们的一些家臣也趁机干预 国家事务,其权势甚至超出主人。这一“变数”是指() A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B.等级制度趋于瓦解 痴 C.社会结构发生转变 D礼乐制度逐步破坏 or 4汉文帝时,贾谊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 过 采纳这些建议施政的结果是() 脚 A.结束了争战局面 B巩固了中央集权 C.削弱了王国势力 D.促进了经济发展 5.下图场景共同反映了魏晋时期的( 胡床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采桑图》《北宋校书图》(摹本·局部) 注:图中左侧女子(有学者认为是 龟兹人)正在采桑。 米 A.农业进步 B生活丰富 C.民族交融 D.政权并立 汤史试卷(三)第1页(共6页) 6.与此前的选官制度相比,隋物确立的这一制度“把取士的重心由地方官手里移到了朝廷 手里”,“以文化的统一助成了历史中国的政治统一”。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影响了世界进程 C.推动了数育发展 D扩大了统治基础 7.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出土了精细白瓷产品和各类窑具,改变了学者多以黑釉瓷器或 剔花褐釉作为西夏瓷业典型代表的认知…该窑址文物的复杂面貌折射出两宋时期南北方民 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场景。这主要反映出( A考古发现是研究古代历史的主要依据 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印证、补充 C文献史料包含的信息较丰富、系统化 D.新的考古发现能补充甚至颠覆历史认识 8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 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 内。这使清朝() A.疆域空前辽阔 B.边防得以加强 C.内部局势稳定 D.开始闭关锁国 9.战争爆发前夕,经远舰管驾二副陈京莹在家信中披露:“中国只有北洋数舰可战,而南洋 及各省差船,不特无操练,且船如玻璃。”这里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下图原画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画中两个槽懂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 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这幅漫画说明( A.洋务运动时期西方技术大量引进 B.近代青年敲响了晚清王朝的丧钟 C.辛亥革命之前新旧思想激烈冲突 D.新文化运动时期自由观广泛传播 11.有学者指出,它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 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了主动。该学者评述的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五四运动的兴起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人民军队的创建 12.在抗日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的前夜,为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彻底打败日本 帝国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