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0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 lì shǐ( ) jì lù( )了中国对世界 wěi dà ( )的贡献。指南针是中华民族zhì huì( )的体现,由ā lā bó( )传到ōu zhōu( )。赵州桥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它是shí jiàng( )李春根据以往的jīng yàn( ) shèjì( )并参加建造的,在世界建桥史上也是一个 chuàng jǔ( )。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闻: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用鼻子嗅气味;④出名,有名望。 1.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 ) 2.公园里百花盛开,我闻到了一阵阵花的清香。 ( ) 3.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可以在航天舱里直播吃东西,这可是个大新闻。 (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8分) ①学( )五( ) ②( )棋书( ) ③名扬( )( ) ④望闻( )( ) ⑤形( )各( ) ⑥一模( )( ) 1. 上面的词语中,形容名声大的词语是 (填序号),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是 。 2.上面的词语中, 和 是一组反义词。(填序号) 3.老王虽然 ,但是仍坚持学习新知识,这种勤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选词填空)(填序号) 四、选择题。(填序号)(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税务局(suì) 官吏(lì) 横跨(héng) B. 废品(fèi) 贸易(mào) 制造(zhì) C. 普及(pǔ) 切开(qiē) 档案馆(dǎng) D. 摊贩(fǎn) 驴子(lǘ) 缠绕(chán)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一人”是指 ( ) A.王维 B.王维的哥哥 C.王维的弟弟 D.王维的哥哥和弟弟 3.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描写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 ) A.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下列对于佩戴口罩的流程,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 先清洗双手,以免手上的细菌污染口罩内面;接着将口罩横贴在口鼻上,用双手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然后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使口罩能够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最后,用双手的食指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能够紧贴鼻梁。 A.清洗→污染→挂→覆盖→紧压 B.清洗→横贴→挂→拉开→紧压 C.横贴→挂→拉开→覆盖→紧贴 D.清洗→挂→覆盖→紧压→紧贴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清明》描写的是诗人在清明时节孤身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 B.《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是指现在的山东省。 D.“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不是一个比喻句。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蔡伦造的纸十分轻便。 蔡伦造的纸非常好用。(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2.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多端: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元日》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写的是 节的欢乐景象。诗中写了 、 、 等一系列传统习俗,加之红日高照,春风送暖,渲染了一种 的节日气氛。 2.《赵州桥》一文从 、 、 三个特点入手介绍了赵州桥,赞扬了 。 3.《纸的发明》一文按照 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和改进过程,表达了作者 之情。 七、语文与生活、 (5分) 近期班级开展了“中华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展示一下学习成果吧。 1.除了清明节,你还了解哪些传统节日 根据你收集到的资料填表。 节日 过节时间 节日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 吃粽子、赛龙舟、饮娃黄酒 举家团圆、赏月、吃月饼 2.你收集资料的主要途径有 、 等. 八、阅读古诗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