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3662

【大单元整合下的情境教学 】24 火烧云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82次 大小:2310256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作业,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火烧,教学,情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火烧云》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本文凭借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文字表现出火烧云这个自然现象的奇特美丽。本文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描写了傍晚时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变化过程,重点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极多、极快,以至于让人看得恍恍惚惚,而在“揉一揉眼睛”的瞬间,火烧云就下去了。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3部分:第1自然段写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第2~6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7自然段写火烧云下去了,用了两个“一会儿”写出火烧云下去的速度也很快,让爱好它的人意犹未尽,充满留恋。 本文语言平实但精妙。首先,为了表现火烧云的变化多而且快,作者选用了短句。这种短句与火烧云快的变化节奏非常合拍,使形式与内容达到了统一。其次文章运用了很多排比句,比如“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成串的排比写出了火烧云一连串颜色上的变化,读来赏心悦目。第三是文章很多句子都用“了”结尾,甚至把几个“了”结尾的句子排在一起,造成押韵的效果,读来朗朗上口。第四是文章用词非常丰富,在颜色词的体现上尤为明显,突出了火烧云的色彩明媚又惹人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檀、喂”等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字,会写“火烧云、晚饭”等词语。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3.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难点】 1. 理清课文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段落行文方式。 2.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感受、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力。 【单元情境】 大自然奇珍异宝馆 【本课情境】 第三站:观云端之奇 第一课时 一、任务驱动,引出课题 1.上节课,我们一起探海底之秘,去探秘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大自然奇珍异宝馆来到了最后一站:第三站--观云端之奇,我们跟随作家萧红一起去看变幻莫测的--《火烧云》。齐读课题 2.简介萧红: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黑龙江呼兰(今哈尔滨呼兰区)人,中国女作家。文笔细腻,抒彩浓烈,颇具散文化倾向。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任务一:霞光初染 邂逅奇观 1. 自读提示 ①标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想一想:课文介绍了火烧云的哪些方面?用了什么顺序? 2.学习字词,检查认读 (1)课件出示词语:喂猪、笑盈盈、红彤彤等词语。 教师组织读词语:学生自读两遍,开火车读,齐读,去拼音读。 (2)学习多音字“模”。例句练习(这个字容易错) 练习:给下列词语中的“模”注音。 3.想一想:课文介绍了火烧云的哪些方面?用了什么顺序? 预设:我从“我从火烧云上来了”、“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火烧云就下去了”这些关键句知道,课文用了时间顺序/火烧云的发生过程顺序介绍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等方面。 预设:学生找不到顺序,则老师画出关键句帮助提示孩子理解。 预设:学生找不到介绍了火烧云的哪些方面,师出示对应的自然段,降低难度,让生自主概括出方面。 小结:瞧,我们通过找关键词句的方法,知道了课文写火烧云的顺序———示意生读“时间顺序”,还概括出了整篇课文从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等方面对火烧云进行了介绍。 任务二:万象映彩 幻色初逢 1.霞光看得见摸不着,作者就借地面事物的颜色变化来写霞光之美。那么,霞光让哪些事物变了色?自由读读第一段,用“○”圈出这些事物,用“___”画出事物的颜色变化。(小孩子、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老头儿、小白猪) 2.图片动态颜色变化感受霞光之美。 出示: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