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3719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B)(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97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 cover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B)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范围: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 一、给加点字注音,并用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写在横线上。 (4分) 1.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禁( )得住考验。 2.这节网课上,老师会挨( )个儿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3.我乘( )坐高铁,仅用3个小时就到达了首都北京。 4.在秋风萧瑟的日子里,我去山上逮了几只蚂( )蚱。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9分) 1. 一只蜻蜓在 chí táng( )的水面上飞来飞去, fǎng fú( )在 xīn shǎng( )自己美丽的身段。 2. 他一直保持着站立的 zī shì( ),虽然很疲juàn( ),但没人能zǔ zhǐ ( )他坚持站下去。 3. 叔叔把 shè jì( )图从头到尾仔细jiǎn chá( )了一遍, què rèn wú wù( )后才交上去。 三、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 (3分) 1.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活 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2.老师用温和的目光(鼓舞 鼓励)我举手回答问题。 3.大家(连续 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终于把这项工作完成了。 四、选择题。(填序号)(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毛驴(lú) 官吏(lì) B. 皱纹(zhòu) 遵循(zhūn) C. 咖啡(kā) 普及(pǔ) D. 缭乱(liào) 恼怒(lǎo)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兔走触株(步行) B.迟日江山丽(春日) C.小溪泛尽却山行(再,又) D.千门万户曈曈日(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3.在亚洲文化嘉年华上,京京向外国小朋友介绍:“ 是我们中国的文房四宝。” ( ) 琴棋书画 B.笔墨纸砚 C.望闻问切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刚才说的话自相矛盾,肯定是在说谎。 B.老师让我们齐声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滥竽充数。 C.这幅画还不是很完美,你可以再画蛇添足,修饰一下。 D.在学习中不可有守株待兔的心理,要知道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赏月。 B.《伊索寓言》中包含很多古希腊的民间故事,《克雷洛夫寓言》里的很多故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C.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它都出现在段落的开头。 D.《昆虫记》记录了德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12分) 1.葡萄架上挂满了紫莹莹的葡萄,像 。(把句子补充完整) 2.“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场面真是太壮观了!”王蒙激动地拍着手说。(注意加点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是谁帮我清扫了门口的积雪 ”老爷爷 3.以“操场上真热闹”为中心句,写一写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 4.下面的通知有5处错误,请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清明》一诗中,描写雨景的一句是“ ”,体现诗人找到摆脱悲伤心情的方法的两句是“ ”。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 节,诗中表达诗人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的两句是“ , ”。 3.(纸的发明)一文按照“ ”的结构介绍了纸的发明和改进过程,赞扬了 :赵州桥的特点是 、 、 ,它是 ;〔花钟〕一文告诉我们植物的开花时间与 、 、 以及 有着密切的关系;(蜜蜂)一文中,作者做了一个实验,证实了 。 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传说,贴“福”字的习俗在周朝时就已经有了。吴火公封神时封妻叶氏为穷神,并告知她不能去有“福”字的地方,于是人们为了防穷神、坑会贴“祸”字。 材料二:据你家冯猴(jì)才考证、民俗传统中,创助“橋”字主要出現在两种地方、一是水缸和土箍子(垃圾箱)上,因为东西耍从里面剑出来,为了避讳把袖气倒掉,于是倒贴“桶”字,寓意“福到了”。另一个地方是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