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4167

初中语文散文小说标题作用高分技巧及梯度训练1 课件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2244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初中,语文,散文,小说,标题,作用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 初中语文散文小说 标题作用 高分技巧及梯度训练1 PPT版 散文小说标题常见作用 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条理清晰; 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③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或新颖别致,或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揭示(或暗示)……的主题; ⑤交代写作对象(主要人物); ⑥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⑧具有象征或双关意义; ⑨点明写作目的; 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 与开头结尾呼应,浑然一体; 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 _____ 1、行走着阅读 ①脑海里还是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终于攒够了钱,急急地去书店买下一本心仪已久的书。走在路上,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渐渐地沉入书中,浑然忘了身外的一切,只是保持着走路的状态。记得当时从书店回来常走的那条路极僻静,绝少人与车,所以可以放心地边走边看。 内容梗概:14岁那年,我坐在货车上读父亲的藏书→上大学时沿着大操场跑道读书→后来,坐火车去西部的途中阅读。 ⑥而现在的我,读书之时多是或坐或卧,不愿移动半 分,虽身静,心却无复当年的恬然与灵动。便明白,有的时候,书依然是那些书,因为阅读方式的不同而感触迥异。是啊,多想在落日的余晖里,踩着一地的红霞,迎着清清的长风,再次走进书卷的清香里,细细体味行走着阅读的滋味。 本文以“行走着阅读”为题,有什么好处? ①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条理清晰; ②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③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蕴含着作者对“行走着阅读”的喜爱之情。 2、陪父亲看戏 ①一个春寒料峭的周末,我从城里回家乡的小镇,去看望住在我妹妹家的父亲。由于临时有事,启程晚了些,到了妹妹家已经要吃午饭了。 ②吃完饭,在客厅里跟父亲喝茶聊天,一向爱聊天的父亲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不时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我问他是否有事,他说没事。妹妹进来说,父亲要去看戏。 内容梗概:我陪父亲一块去看戏。望着父亲的佝偻的背影,我忽而想起小时候跟父亲看戏的情形:父亲把我架在脖子上,最后背着我回家。想着如烟的往事,看看年迈体衰的父亲,我陡然心中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楚。父亲看得津津有味。我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同学催促我参加聚会, 我断然回绝,决定继续陪父亲看戏。 ⑩红日西沉,戏才演完。父亲饶有兴致,似乎意犹未尽,一路上唠唠叨叨,评说剧情和角色,父亲十分高兴。陪着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 文章以“陪父亲看戏”为题,有什么好处? ①“陪父亲看戏”是故事的叙事线索; ②交代了文章主要内容; ③字里行间透露出“我”的幸福感。 3、谁关注你的背影 ①母亲从老家来。从火车站接到母亲,穿过车站广场,向停车场走去。母亲年纪大了,走得慢,虽然她放慢了脚步,但还是落在了后面。 内容梗概:母亲走在后面,发现儿子的背有点驼了,上了车,嘱咐他好好照顾自己。从小他很少看到父母的背影,脑海中浮现的,都是父亲忙碌的身影,竟然没有想起一个完整的背影。后来,他和妻子一起送儿子上大学,一直目送儿子的背影。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留给他和妻子的,将是更多的背影。他忽然意识到,作为人子,他却很少关注父母的背影。车开到了小区,下了车,他故意放慢脚步,走在了母亲的后面。看到母亲步履蹒 跚,感觉母亲真的老了。 有时候,人生需要回一回头。回头,你就会看见,默默地注视着你背影的那个人。那个人,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深爱着你的人。 本文标题“谁关注你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③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④暗示文章主旨。 (一点一分) 4、父亲是一盏灯 ①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内容梗概:十四岁的儿子过于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