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右图所示的运河 A.以大兴为中心 B.旨在把南粮北运到大都 C.加强了南北交流 D,由会通河和通惠河组成 2.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 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表明他 A.认识到体恤百姓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B.被全国各族人民尊奉为“天可汗” C.为扩大其统治基础而创立了殿试制度 D.为保护百姓的利益推行崇文抑武政策 3.下面的内容可用来说明唐朝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减省刑罚;知人善任,重视纳谏;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大力发展科举;重用人才 唐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注重文教;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A.民族政策的开明 B.社会风气的开放 C.对外交往的频繁 D.国家兴盛的原因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杜甫《忆昔》中所 描绘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A.汉武帝统治时期 B.隋文帝统治时期 C.唐太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5.据史料记载,筒车(见右图)“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 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根据材料可以推知,筒车 A.低舀高泻,灌溉农田 B,曲辕犁耕,节省人力 C.简单耐用,南北适宜 D.跨坐秧马,提高效率 6.五代更迭,十国割据,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此阶段实 际上是唐末以来 A.文臣统兵制度的完善 B.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C.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外戚宦官专权的继续 7.下面唐朝户数与人口数的表格中,相关数值发生巨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纪年 公元(年) 户数(户) 人口数(人)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914709 52919309 唐肃宗乾元三年 760 1933124 16990386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靖康之变 D.人口南迁 七年级历史 第1页共4页 8.文成公主人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生产技术等方 面的书籍,松赞千布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这些史实反映了 A.民族交往与交融 B,唐朝商品经济繁荣 C.中外文化交流 D.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9.唐朝时,日本先后派了十几批遣唐使来到中国,随行的还包括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他们 到唐朝的主要目的是 A.购买唐朝的丝绸瓷器 B.朝拜大唐的神武皇帝 C.全面学习中国的文化 D.游览中国的大好河山 10.“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 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材料论述的史实是 A,张骞通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C.鉴真东渡 D.玄类西行 11.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中“人物”后的横线上应填写 人物: 身份:医药学家 成就:所著的《千金方》,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荣誉: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僧一行 1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对某位唐朝著名诗人的评价。这位 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颜真卿 D.吴道子 13.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 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据此可知,通判的设置是为了 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B.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C.杜绝了贪污腐败现象 D.防止知州权力过大 14.电影《满江红》成为2023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电影的热度再次引发了纪念岳飞的热潮。人 们纪念岳飞是因为他 A.平定了“安史之乱” B.抗金符合南宋人民的利益 C.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D.坚决抗元宁死不屈的气节 15.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画面 .1a 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