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5109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抢押秘籍(新高考专用)必背知识四 生物与环境(查漏补缺)

日期:2025-04-2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45次 大小:4929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生物,必背,查漏,环境,知识
  • cover
必背知识四 生物与环境(查漏补缺) 目录(Ctrl+单击可直接访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知识点一 种群 1.种群的五个数量特征 2.估算种群密度的三个常用方法 3.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 4.种群的“S”形增长 5.K值与K/2值的分析与应用 ①K值与K/2值的分析 ②K值与K/2值的应用 6.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一个方法、三点注意 7.种群数量波动出现的两类情况: 8.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类因素 7.种群研究的三方面应用 知识点二 群落 1.种群和群落的关系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中“三个方法”: 4.五种种间关系: 5.群落的两种空间结构 6.生态位: 7.群落的季节性: 8.群落的五种类型: 9.演替的两个类型、一个实质、四个结果 知识点三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四大成分 2.食物链 3.食物网 4.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5.能量流动的概念四要素 6.各营养级中能量的二(三)个去向: 7.能量流动两大特点 8.三种生态金字塔: 9.物质循环概念的三项理解 10.碳循环中两种形式、两大途径 1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三类型、三功能、两应用 1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个方面、一个机制 13.生物富集 14.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的关系 15.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 16.生态系统中信息类型的辨析方法 17.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9.生态系统稳定性的3个易混点 知识点四 生态环境的保护 1.生态承载力 2.六类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土地荒漠化 (5)环境污染 (6)生物多样性丧失 3.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4.生物多样性 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6.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8.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三点提醒 5.生态工程的三优点、两基础、四原理 9.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自生 (2)循环 (3)协调 (4)整体 10.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断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知识点一种群 1.种群的五个数量特征 (1)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这两个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种,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 (4)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2.估算种群密度的三个常用方法 (1)样方法:适合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取样时要注意随机取样,计数时对于压在样方线上的个体,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2)标记重捕法: ①调查对象: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 ②计算公式:计算种群密度N=(N0初次捕获标记数,N1重捕数,N2重捕有标记数)。 ③误差分析: 偏大:a.标志物脱落;b.被标记个体捕获机会降低;c.标志物导致标记个体易被捕食;d.被标记个体死亡。 偏小:被标记个体放回后未融入原种群,导致密度过大(例如重捕时间间隔过短)。-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通过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来调查。 注:对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3.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 (1)种群的“J”形增长: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t年后种群的数量的数学模型:Nt=N0λt。 (2)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现实条件,增长速率在K/2时达到最大;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为0。 4.种群的“S”形增长 (1)产生原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存在敌害等。 (2)产生情形: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天敌的数量也会增加,使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