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1、C 2、 C 3、D 4、C 5、A 6、D 7、C 8、B 9、A 10、 C.11、B 12、B 13、B 14、B 15、A 16、B 17、A 18、D 19、 D 20、A 21、B 22、C 23、A 24、A 25、D 26、(1)开明的民族政策。(2 分)赢得了周边民族的尊重和爱戴,促进了民 族交融,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意思相近即可得 2 分) (2)辽(1 分)、金(1 分)。趋势:由民族政权并立到趋向统一;民族交融不 断加深。(答任一点即可,共 2 分) (3)澶渊之盟。(2 分)有战有和,以和为主。(2 分) (4)共同做法:边疆民族学习中原汉族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习俗,与 汉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边疆民族加强与中原地区的商贸往来,促进双方经济 交流。(答任一点即可,共 2 分) 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 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 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元朝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 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说 明:机构+作用)(答任一点即可,共 4 分) 27、(1)隋朝。(2 分)特点:自由报考:考生不受身份限制:考试内容涉及国计民 生: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依据等。(答出 2 点即可,共 4 分) (2)变化:宋朝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宰相的权力,宰相地位被削弱。(2 分)影响: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稳固统治;(2 分)造成了冗官冗费的局面;机构 设置重叠,行政效率降低。(2 分) (3)元朝疆域辽阔。(2 分)确立行省制度。(2 分) (4)有助于强化了中央集权,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推动作用。 (2 分) 28、(1)曲辕犁;(2 分)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促 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2 分) (2)从其内容中可以了解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商贸往来、民族交往、 中外交流等情况;从艺术方面可以了解当时壁画和雕塑的技法、风格、水平;比 较不同时段的壁画和雕塑的差异,可以发现社会各方面相关的变化。(答任两点 即可,共 4 分) (3)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等,对中日文化 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2 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2 分) (4)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状况;更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找到 更多国家、民族的历史记忆:清晰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增强民族自信心。(答任 一点即可,共 2 分)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学科学业水平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他在位期间成功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他是() A.唐高祖 B.宋太祖 C.隋文帝 D.隋炀帝 2.某博物馆准备在“国运泱泱一一隋朝大运河文化展”中搭建真实场景,再现隋朝大运 河中心城市的繁荣景象。为此,工作人员应该搜集下列哪座城市的相关史料( A.涿郡 B.大兴 C.洛阳 D.余杭 3.“它毕竟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一种快速蔓延的希望之火,使无数人才陡然振奋,接受 竞争和挑选。国家行政机构与广大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它对社会智能的 吸纳力也大大提高了。”据此材料可知() A.贞观之治缓和了社会矛盾 B.三省六部强化了中央统治 C.和亲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 D.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4.目击唐朝建立的温大雅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记述李渊“勇敢、刚烈和足智多谋”, 在后世的新、旧《唐书》中,李渊却是碌碌无能、暮气沉沉且胸无大志之辈。这说明 () A.历史目击者的记录更可信 B.历史人物容易复杂多变 C.历史认识受时代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