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6398

中考物理复习题型突破专项卷(三)实验题(声、光、力、热、电磁)课件(112页ppt)+学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70109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ppt,112页,课件,电磁,物理
    题型突破专项卷(三) 实验题(声、光、力、热、电磁) 一、声学实验 1.(2024·泰安期中)声学实验探究: (1)探究真空不能传声 过程结论 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密封,逐渐抽出罩内的_____。我们无法将罩内空气全部抽出,通过逐渐抽出空气,使罩内空气逐渐变稀薄,听到闹铃声逐渐_____,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理,假如空气全部被抽出,就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闹铃声,这说明真空_____,也证明_____可以传声 方法 用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来进行实验研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法 (2)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过程方法 如图所示,用小锤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并轻触细线上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_____,此处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用力敲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____,说明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问题讨论 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子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再次拨动,发现:钢尺振动变_____,音调变_____ [解析] (1)探究真空不能传声:实验中,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密封,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仔细听声音的变化情况。在此过程中,我们无法将罩内空气全部抽出,只能通过逐渐抽出空气,使罩内空气逐渐变稀薄,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弱。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因为空气越少,声音越弱,所以假如空气全部被抽出,就不能听见闹铃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也证明空气可以传声。在实验中,用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来进行实验研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推理法,也叫理想实验法。 (2)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用小锤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并轻触细线上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将微波的振动放大,此处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用力敲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说明振动的幅度越大,听到的声音越大,由此得出: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再次拨动,发现:钢尺振动变快,频率变高,音调变高,由此得出音调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答案] (1)空气 变弱 不能 不能传声 空气 推理 (2)振动 转换法 变大 振幅 快 高 二、光学实验 2.(2024·泰安二模)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方竖直放一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A、B两个纸板组成,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应在较_____(选填“黑暗”或“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2)纸板上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3)如果用另一束光沿FO方向射到O点,经镜面反射后光线将沿_____方向射出。 (4)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纸板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5)如图丙所示,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小阻力,晚上开车时,还能将来自后方车辆的水平强光反射到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解析] (1)实验时,应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其他光的干扰。 (2)纸板上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3)光路是可逆的,如果用另一束光沿FO方向射到O点,经镜面反射后光线将沿OE方向射出。 (4)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题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仍在同一平面内,由于法线仍与镜片垂直,则反射光线不在纸板所在平面内,所以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5)如题图丙所示,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线将被反射到下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