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格林童话》 分享交流课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针对本书重点内容展开回顾,聚焦书中几位人经典人物,通过具体事例和描写,感受童话的特点。 2. 能边读边想象,感受《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汉斯等经典人物形象,能将自己融入故事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感同身受地关心人物的命运,明辨童话故事中的善恶观。 3. 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交流活动,激发其持续阅读的兴趣。 4. 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运用画故事情节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再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课外书《格林童话》。 学生:课外书《格林童话》、画纸、读书心得。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回顾提升 (书本内容回顾) 一、游戏活动,回顾内容 1. 看图猜故事,说人物。 (展示各种各样的人物图片,学生来猜猜这个人物是谁?分别出自其中哪一篇童话故事。) 预设:白雪公主 睡美人 渔夫和比目鱼 小红帽 小毛驴..... 2.根据以下语言判断人物。 .出示:“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白雪公主) “咦,外婆,今天你的耳朵怎么这么大啊?“(小红帽) “出来这么久,当然想念家人了。你在我这里做得很好,我很满意,让我亲自送你回去吧。“(风雪婆婆) “我们妈妈的声音温柔又好听,你不是我们的妈妈,我们不开门。“(狼和七只小羊) 3.自由发言,说一说这本书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请你简单说说关于TA的故事。 (学生思考,返回原文,再阅读描写该人物的片段,讲一讲与TA有关的故事。) 二. 聚焦分析典型故事———感受童话特点。 1.出示《渔夫和他的妻子》片段。 “喂,当家的,”他妻子问道,“今天你什么也没钓到吗?” “钓到了,”他回答说,“怎么说呢,我钓到了一条比目鱼,可他说他是一位中了魔法的王子,我就把他放了。” “难道你没有提什么愿望吗?”妻子问。 “没有,”丈夫回答说,“我该提什么愿望呢?”“唉,”妻子说,“住在我们这样一间肮脏的小房子里,实在是受罪。你该提希望得到一座漂亮的小别墅呀。快去告诉他我们要一幢小别墅,我肯定,他会满足咱们的愿望的。” “可是,”丈夫说,“我怎么好再去哪?” “唉,”妻子说,“你捉住了他,又放走了他。他肯定会满足咱们的愿望的,快去吧。” 小组讨论:从这个片段中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花鸟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情感,使它们人格化。 出示任务表格 教师总结:《渔夫和他的妻子》是《格林童话》中的一篇著名故事,讲述了一个忠实善良的渔夫在捕鱼时遇到一条具有魔法能力的比目鱼,并出于好心将其放回大海。然而,渔夫的妻子得知后,不断要求渔夫向比目鱼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从最初的木盆到后来的宫殿,最终甚至要求比目鱼来伺候她并让她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比目鱼最初满足了他们的所有要求,但当渔夫的妻子提出最后一个过分的要求时,比目鱼不再回应,渔夫和他的妻子最终回到了他们最初贫穷而平淡的生活状态。这个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人不能太贪心,如果太贪心了,反而会得到失败的报应。 出示《小红帽》原文片段 狼刚把话说完,就从床上跳起来,把小红帽吞进了肚子,狼满足了食欲之后便重新躺到床上睡觉,而且鼾声震天。一位猎人碰巧从屋前走过,心想:“这老太太鼾打得好响啊!我要进去看看她是不是出什么事了。”猎人进了屋,来到床前时却发现躺在那里的竟是狼。“你这老坏蛋,我找了你这么久,真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你!”他说。他正准备向狼开枪,突然又想到,这狼很可能把奶奶吞进了肚子,奶奶也许还活着。猎人就没有开枪,而是操起一把剪刀,动手把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