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7523

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送友人【2025春人教八下语文情境课堂课件】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6976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课堂,情境,语文,八下,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统编八下语文 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25年春八下语文情境教学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 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目 录 01 02 03 04 05 学习目标 知识必备 整体感知 细读感悟 课堂小结 06 思考探究 1.赏析诗句,理解诗歌的内容以及写作特点。 2.感受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丰富的感情。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世人又称“谪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擅长乐府歌行和绝句,其诗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活泼,风格豪放飘逸,感情奔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诗歌语言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著称。 知识必备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送友人》是李白在其漫长的游历生涯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旅途中经历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自己漂泊不定生活的哲学思考。 整体感知 大家先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解决生僻字,扫清阅读障碍,了解诗歌的内容。 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点我 朗读课文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xiāo pénɡ 划分朗读节奏 青 山 横 北 郭 , 白 水 绕 东 城 。 此 地 一 为 别 , 孤 蓬 万 里 征 。 浮 云 游 子 意 ,落 日 故 人 情 。 挥 手 自 兹 去 , 萧 萧 班 马 鸣 。 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比喻游子行踪不定。 比喻难舍之情。 此。 马嘶叫声。 离群的马。 理解诗词大意 诗歌大意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缓缓流过。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要像孤独的蓬草那样随风飞旋到万里之外去了。游子像天上的浮云行踪不定,落日缓缓而下,似乎有所留恋。挥手作别,从此离去,你骑的那匹离群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细读感悟 这首《送友人》表达了哪些情感?诗人又是如何传达出这些情感的? 孤独 伤感 失落 不舍 资 料 拓展 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意”指诗人的情感,“象”是客观事物,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简单地说,意象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1.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落日”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孤蓬万里征” 通过意象传达情感 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比喻游子像飘浮的云朵一样行踪不定。 点明此时是落日西沉的傍晚,又暗喻了诗人此时就像落日依恋大地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 流露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以景传情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有哪些景物描写的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既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又用轻快明丽的景色,来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 以乐景衬哀情 “萧萧班马鸣” 以景结情,用离群之马的嘶鸣渲染了离别来临时的眷念与不舍,全诗至此悠然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横”“绕”二字,表现出青山的静态和白水的动态,动静相生,精致传神。 细节之处见深情 3.尾联中“挥手”是写分离时的动作,那么作者内心的感觉又如何呢? “挥手”写分离时的动作,却没有直说内心的感觉,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 车攻》“萧萧马鸣”,“班马”指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离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思考探究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大家想一想:离别之际,诗人当时会对友人说些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