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 生物学 本试卷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核孔复合体(NPC)是镶嵌在核膜上的特殊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负责核内外物质转运以及调控核—质之间的信息传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NPC数量会随细胞种类及细胞代谢状况不同而发生改变 B. NPC既能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又能介导RNA的出核运输 C. 抑制NPC相关基因表达会使NPC的功能发生障碍 D. 分子直径小于NPC直径的物质均可通过NPC进出细胞核 2.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用淀粉和淀粉酶为材料 B.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中,可观察到染色体形态的动态变化 C.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D. “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可采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统计 3. 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和光反应阶段均能产生ATP B. ATP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可与载体蛋白结合,改变其构象 C. 增大底物浓度可增加酶的活性,进而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D. 酶能调节新陈代谢速率,但不能脱离细胞或生物体起作用 4. 辛德毕斯病毒(SIN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记作:+RNA)病毒,SINV的+RNA可以行使mRNA的功能,其增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SINV的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子均位于+RNA中 B. 过程①消耗的嘌呤数等于过程②消耗的嘧啶数 C. 若+RNA某段序列为5'—AUGC—3',则—RNA中对应序列为3'—CGUA—5' D. SINV和HIV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均存在RNA→蛋白质过程 5. 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能会发生断裂、联结形成同源双着丝粒染色体,经修复后可正常进行后续的减数分裂。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2n=18)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B. 若仅考虑A、a一对基因,该细胞减数分裂产生2种类型配子 C. 图中呈现的变异可能会导致种群A、a基因频率的改变 D. 导致果蝇花斑眼形成的变异与双着丝粒染色体形成的原因相同 6. X染色体上某基因S发生隐性突变,可能会导致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患者女性化(其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有女性生殖器官,睾丸不发育),无生育能力。某患者家系的遗传图谱如图1所示。同时分别对该家族中1、2号个体的S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患者S基因的第756位碱基发生了G→A的替换 B. 3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其父亲或母亲 C. 4号和5号个体再生一个男孩的概率为3/8 D. 若8号和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后代理论上男性:女性=3:5 7.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是内环境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生物都能通过神经调节维持稳态,说明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B. 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增多以维持血钠平衡 C. 给鱼饲喂性激素来促进卵子和精子的成熟,从而加快人工育苗 D. 刺激人体大脑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 8. 科学家以蛙的坐骨神经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冷却阻滞(局部麻醉)处理,随后检测坐骨神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