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7927

9.2《项脊轩志》(教学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372956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项脊轩志,教学课件,高二,语文,统编,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读课文,疏通文本,理顺文意,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和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本文的诚挚情感,传承深厚的家族文化。 课前预习任务 文体介绍:“志”是“记”的意思,是一种记事抒情的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碑记、游记、杂记等。《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 了解文体“志”与作者信息 课前预习任务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昆山人;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九岁能文;35岁中举,八试不第;迁嘉定,收徒讲学;花甲及第,授长兴县令,后任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8岁丧母周氏,17岁失祖母夏氏,29岁发妻魏氏死,32岁魏氏婢女寒花亡,43岁长子亡,44岁继室又死。归有光的散文上承唐宋,下启“桐城”;源出《史记》,取法唐宋,是明代“唐宋派”成就最高的作家。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其文语言朴素简洁,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今之欧阳修”。代表作《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项脊轩志》。著有《震川先生集》。 字词梳理 写作目的: >追念祖先: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有“怀宗追远”之意。 >言其窄小:如颈脊之间,故名。 >自号项脊生: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也立下了通过读书他想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的顶梁柱。 项脊轩志: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一丈见方的斗室 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字词梳理 旧:原来的,以前的。 首句:判断句 仅:只有 方丈:一丈见方。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字词梳理 下:向下。名作状。 案:书桌 顾:环顾 无可:没有、不能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字词梳理 北向:向北 日①:阳光 日②:天,一天 又北向,不能得日①,日②过午已昏。 字词梳理 上:名词做状语,从上面 前:名词做状语,在前面 垣墙:筑起围墙,名词做动词 当:挡住,阻挡。 洞然:明亮的样子。 我稍微给(它)修补,使(它)上面不再漏雨。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字词梳理 于:在,状语后置句 胜:美、美景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字词梳理 偃仰:安居、休息 啸歌:长啸歌吟 冥然:安静的样子 兀:独自、自己 万籁有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能听见 寂寂:寂静的样子 去:离开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字词梳理 三五:农历每月十五,又称望。 【十六:既望】【初一:朔】【最后一天:晦】 明月半墙: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 班驳:纷杂错落。 珊珊:树影摇动的样子。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修葺前: 漏雨,昏暗 修葺过程: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借书满架 修葺后: 幽静,美好 背诵思路:写项脊轩的环境 ① ③ ② 字词梳理 然:但是,表转折 先是:在此以前, 原先 迨(dài):等到 爨(cuàn):烧火做饭 往往而是:到处都是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字词梳理 西:名词做状语,向西 庖:厨房 宴:吃饭 状语后置句 已:不久后 凡:总共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字词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