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学情评估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1~2题 12分) 学校开展“细品汉语之美”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0分)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深奥的语言之一□汉语,而这复杂的汉语,却有着意想不到的简约之美。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越简约越高效,越简约越有力,越能更快更准确地传情达意。然而,简约并不简单,也不是单纯为了高效。_____,_____, _____,_____。虽达不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极致境界,却努力做到(huàlóng-diǎnjīng)和锦上添花,甚至会有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深谙其中的门道,他们甚至赋予了这门技艺一个专有名词:炼。都说真金不怕火炼,同样,最美最简约的字句,也需要文人们用生活的温度、生命的温度、思想的温度来炼就。从炼字到炼句,必须付出十成的努力,打不得半点折扣。只有将真情倾注其中,方能 甲 (灌溉/浇筑)出绚烂的语言之花。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正是他们在追求简约的同时对美、人生、自然和哲理孜孜不倦地(tànqiú)和发现的最真实写照。 时过境迁,虽然很多语言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汉语的简约大气之美,让她历经五千年风雨,依旧屹立在东方,依旧光彩照人,依旧 乙 (豢养/滋养)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huàlóng-diǎnjīng)_____ ②(tànqiú) _____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折扣(shé) 孜孜不倦(zī) B. 折扣(zhé) 孜孜不倦(zī) C. 折扣(zhé) 孜孜不倦(zǐ) D. 折扣(shé) 孜孜不倦(zǐ) (3)从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2分) 甲_____ 乙_____ (4)在文段中的方框内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 , B. 。 C. …… D. ——— (5)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就像中国画里的留白,不追求画面的铺张 ②而有时一两句话甚至一两个字带来的神韵和意境,却胜过那千言万语 ③看中的却是整体的灵动和洒脱 ④简约的要义一直是在追求形散神不散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2. 小冀同学从汉字结构入手,发现将某些汉字拆开并加以联想可以有新的理解。如: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 舒———善于取舍,乐于给予,才能安然快乐。 请你从“拓”“劣”“盼”三个字中任选两个写出你的理解。(2分) 第二部分(3~20题 58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5分) 3.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5分) 月亮自古以来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苏轼笔下的月光是如此绵长:“但愿人长久,①_____”,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天地共存;范仲淹笔下的月光则格外皎洁:“而或长烟一空,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明亮的月光暂时照亮了迁客骚人的心;温庭筠这位早起的游子,面对着即将落下的淡月,轻轻吟出“⑤_____ ,人迹板桥霜”,这轮淡月寄寓着游子的辛苦和愁思。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7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问题。(7分) 【甲】无题 【乙】月夜忆舍弟 李商隐 杜 甫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甲诗首联两个“难”字意蕴丰富,写出诗人与爱人之间的相见之难和离别之苦。 B. 乙诗首联真实地描绘了面临战争威胁的边城景象,烘托出战争气氛。 C. 两 首诗的颔联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