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习作五:《形形色色的人》指导+范文 习作再现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司机、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选择一个人写下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习作要素 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习作导航 一、仔细审题,整体构思,明习作 本次习作要求写一个人,题目自拟。 1.要明确“形形色色的人”中的“人”指的是不同职业、性格、身份的人。怎样写出有特点的人呢?那就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不同年龄、职业、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同时,要避免泛泛而谈,事例要具体,文中有细节描写,如外貌、动作、语言等,这样才能体现人物的独特性。 2.谋篇布局进行构思。 并列式结构:分多个方面并列描写人物特点(如《我的老师》中从学习、生活、为人三个层面展开)。 先抑后扬:如《我的叔叔》中,先写误解后揭示其正直,形成情感反差。 场景聚焦:如《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集中描写比赛场景,通过群像对比突出主角。 二、任务驱动,以评促写,创习作 任务一:聚焦场景,寻找“会发光”的普通人 同学们,当你站在热闹的市集里,是否注意到卖糖画的老爷爷手腕轻抖就能画出威风凛凛的龙?当你坐在教室里,是否发现同桌写作业时总会把铅笔转出漂亮的花样? 试着观察:清晨第一个到校默默擦拭讲台的卫生委员,小区门口总把快递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保安叔叔,菜市场里用彩色粉笔写价格牌的老奶奶。这些人就像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找到他们独特的光芒点———或许是布满老茧却灵活翻飞的手指,或许是永远挺得笔直的腰板,或许是招牌式的爽朗笑声。 场景选择:选取一个能体现人群多样性的场景,比如市集、车站、学校、医院、广场等,这些地方天然汇聚不同背景的人。以观察者的身份描述所见所感,增强代入感。例如: “清晨的菜市场像一幅流动的画卷,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相遇。” “地铁车厢里,每个人都是一本未读完的书。” 任务二:借鉴课文,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本单元课文中,我们学习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一)直接描写法:通过人物自身特征刻画形象。 1.外貌描写。通过捕捉人物外貌的独特之处,突出其身份、性格或品质。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对祥子结实健美的身体描写,展现其健壮与生命力。《刷子李》中通过“黑衣黑裤”与“白浆”对比,表现其高超的技艺。 2.动作描写。通过具体动作展现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状态。 《摔跤》中,嘎子“猴儿似的蹦来蹦去”“钩住对方脚腕”,一连串动作描写生动体现其机灵与好胜心。《我的朋友容容》中通过“踮脚”“探身”等细节,表现她取报纸的认真。 3.语言与神态描写。通过对话和表情展现人物情感与性格。 《两茎灯草》中,严监生临终前因两根灯草费油而“伸着两根指头”,通过动作与神态的细节凸显其吝啬。 (二)间接描写法:通过环境与他人反应烘托人物。 1.环境映衬。将人物置于特定环境中,通过场景描写烘托其情感或品质。 《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中,通过足球比赛的紧张氛围和观众反应,侧面突出小守门员的专注与责任感。 2.他人评价或反应。借助周围人对人物的态度间接表现其特点。 《刷子李》中,通过曹小三关注刷子李裤子上的小白点,从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侧面烘托了刷子李高超的粉刷技术。 (三)结构设计:通过典型事例强化人物特点。 围绕人物核心特点选取代表性事件,避免泛泛而谈。如下图为了突出《叔叔记忆力超群》这一特点,作者列举了四个事例。 四个事例中只有事例1和事例4最能表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所以要重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