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律方法篇数205 9.体验美善,丰润青春生命 “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先哲孟子留给千古的施改者、创造 者以巨大的启发与思考。陶渊明独自赏菊饮酒,林逋的梅妻鹤子, 李白的纵情豪迈,固然是人生的美好境界,但作为社会性的人来 说,这种境界却是个体的,因而显得狭小。纵然能“与天地精神相 往来”,那也是一种独立个体的往来。杰出的班主任能够调动、组 合师生的共同生命之场,与青春同乐共喜,与自然、社会息息相通, 生生不息,永无倦怠;授人以渔,施人以爱。这是教育者独有的一 种蔚为大观的精神境界,唯具教育大胸怀,方能孕育出教育大 智慧。 一切生命都有场并产生场力,对美与善的共同追求、升华,能 够使生命之间滋养互动,群集共生。说到底,生命本是一条根上不 同枝条上的花,师生之间、所有人之间、一切生命之间能够相互沟 通,正是基于美善的互摄互需。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组织、 协调、校正、引导、交流美善的各种形态,取长补短,共臻完善。只 有洋溢着美善的个体和集体,才会有健康的进取精神。 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有句名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 子被鸟吃。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猫头鹰却昼伏夜出。世上不 同种类、不同个体,没有雷同的、可以复制的历程和体验。深与浅, 在自己;好与坏,在各自生命理念所产生的内驱力。 十八岁,充满好奇,正是闻风而动、疏于反思的年龄,正是体验 到许多而且渴望体验到更多的年龄。但是,只有正确的体验观才 206深眸:班主任笔设 会使他们受益。教师,有责任在每颗青春的心中,播下一粒粒令学 子们终生坚毅、伟岸、雄健的人格生态种子。 德育专家说:除了自然生态,还有人格内生态、类生态,这三重 生态共同构成我们每个人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此,中央教科 所著名德育专家刘惊铎教授主持了在全国铺开了“生态体验式德 育教育”课题,以求得青少年三重生态的圆融、和谐发展,使之在天 人合一中摄能,在相互欣赏中充实共进。参加课题的青少年们,满 腔热情且巧思百出。德育,不仅是道德的说教与行为,也是一个人 创新能力的催化剂。我听过刘惊铎教授的演讲,三重生态的德育 体验能使青春“摄能穿行”,能使群体“共荣共生”。 在“生态体验式德育教育”活动中,我看到一个小学老师设计 了一个活动《你让让我,我让让你》:一群小学生下课或放学后集体 沿楼梯的一旁行走,原本狭窄的楼梯一下子变得宽敞有序;我听到 一个班主任从学生喂养小仓鼠引申到孝道,还原小孩的善意本真 之心;我还看到一群小学低年级学生腆着大大的肚子扮演孕妇妈 妈,一边摹仿自己的妈妈当年怀着自己时的种种艰难,一边与老师 进行对话,进而返真求本,让每个人油然生起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师生创造性地合作参与,把三重生态的道德理念,演示成形象的、 生动的案例,从而使种子深入土壤,万树长成森林,嘤嘤和鸣,群集 共生。 班主任工作,就是一项天天组织学生“群集共生”的事业;课堂 上的聚焦问答,就是师生间的“群集共鸣”;和风与美文,就是校园 的“群集共享”。古怪的问题是一种探究之场,齐声的吟咏构成一 种和声之场,一次次作业的上交、批改、评讲,那是教学相长之 场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