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阳二中教育集团2025年春期初一期中素质检测 历史试卷 第1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 题2分,共24分) 1.唐代诗人胡曾创作的《咏史诗·汴水》写到:“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 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诗中“千里长河”的中心在() A.长安 B.洛阳 C.余杭 D.涿郡 2.以图1作为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图1 A.西周的封邦建国 B.秦代的郡县设置 C.唐代的地方治理 D.元朝的行省划分 3.唐诗《七德舞》中言“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 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这里的“太平”是指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元和中兴 4.据统计,《唐百家诗选》中近百分之九十的诗人都参加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 者占入选诗人的百分之七十。以诗取士的产生,促使着唐人学习创作诗歌。据 此可知,出现唐诗繁荣的政治因素是() A.尊崇儒术的影响 B.科举制度的促进 C.重文轻武的推行 D.八股取士的实施 5.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 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日本 D.册封南诏首领 6.图2是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宋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了杨贵妃的姐 姐號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在三月三游春的场景。画面当中上层社会的妇女们有的 穿着男装,有的穿着“胡服”,骑着马恣意前行。这一作品说明唐朝() 图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试卷第1页,共4页 C.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D.民族关系和睦共存 7.欧阳修在《本论》中记载:“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 这反映了五代十国() A.政局动荡 B.蕴含统一 C.宦官专权 D.内重外轻 8.“他”是唐朝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 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被尊为() A.“诗仙” B.“诗圣” C.“诗佛” D.“诗史” 9.宋太祖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又在州级机构 中另设一官职,与州长官同签文书,以分散长官权力。当时另设的官职是() A.转运使 B.刺史 C.按察使 D.通判 10.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 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A.强干弱枝 B.分解相权 C.民贵君轻 D.崇文抑武 11.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 宋辽订立 宋夏达和 南宋取得好 西夏建立 南宋与金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建立 澶渊之盟 议 城大捷 签订和约 A.各族政权间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与各族交战从没有取胜过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并且力量消长 12.金朝是一个以女真族为主体、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民族联合政权。据统计, 金代六部尚书共227人,其中女真97人,汉族108人,契丹13人,渤海9 人。由此可见,金代的政治制度( A.激化了民族矛盾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实现了民族平等 D.弱化了女真地位 第I川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隋唐时期)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 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而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 大批有能力、有才华的官吏充实到官府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 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一摘编谢兰荣主编《中外教有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原因。(6分) 试卷第2页,共4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