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一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评 历 史 >下册第1~11课 题号 二 总分 累分人 座位 得分 注意事项:共19小题,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昶 题号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下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中国某一朝代的历史坐标轴。据坐标轴上的内容可知,该朝 581 589 605 618(年) 开通大运河 灭亡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2.根据下表所示内容可推断出,长城和大运河的迭同点是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侮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 隋唐时期,成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南 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了地方势力 C,促进了经济交流 D.巩固了国家统一 3.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在某个节目上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一 座。据此可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唐代中期,只在正午才进行贸易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便出现了“夜市”。“夜 名思义,就是在夜晚进行贸易的市场。随着坊市制度的时空限制逐渐消除,这一制度 瓦解。这反映出,唐朝 A商业繁荣发展 B.贸易日趋萧条 C.政府疏于管理 D.社会风气开放 5.“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在《无家别》中所描绘的“世乱”指的是 A郾城大捷 B.“靖康之变”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2024一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评估·历史第1页(共6页)】 6.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后梁军队三次掘开黄河堤防拒敌,造成连年水灾,百姓流离失所。 农民被迫反抗,要求消灭割据,建立统一国家。由此可见 A.社会危机下人民渴望统一 B.政权更迭频繁,民不聊生 C.农民的反抗造成了巨大破坏 D.统治腐朽酿成安史之乱 7.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下图中的货币说明 A中日人员往来密切 B.唐朝对日本影响深远 C,中日风俗相互影响 D.唐朝的货币模仿日本 唐代开元迹宝 日本和同开弥 8.唐代文人创作的诗歌传诵于“士庶、僧徒、媚妇、牛童、马夫之口”,吟诵于“乡校、佛寺、逆旅、行 舟之中”,甚至被谱写成流行歌曲。这表明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之一是 A.科举制提升官员紫质 B.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C.崇尚诗歌的社会氛围 D.官方意识形态的提倡 9.敦煌莫高窟装饰纹样既保留了北朝时期敦煌本地图案和一些西域纹样图案的特点,又吸收了 中原地区石窟、陵墓雕饰和丝织物上的纹样特征。这说明,莫高窟装饰纹样具有 A.统一性 B.排外性 C.多元性 D.单一性 10.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的历史人物是 A杨坚 B.赵匡胤 C.赵构 D.忽必烈 11.北宋时,统治者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将地方精锐部队编人禁军,并定期更换驻地;设政 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派文官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实施三年任期制。北宋 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意在 A.削弱地方权力 B.发展海外贸易 C,丰富市民生活 D.加强中央集权 12.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数年间,王安石先后颁布了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 税法和保甲法等。由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A.涉及多个领域 B.实现富国强兵 C.解决财政问题 D.触犯官僚利益 13.下表所示为某历史老师梳理的我国古代部分政权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都 时期 措施 西周 周武王灭商后,对“殷遗民”实行“殷人治殷” 魏晋 匈奴刘汉政权针对境内多民族共存的局面,实行“胡汉分治” 辽朝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A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治理方式 B.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澈化 C,改变了北方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