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0297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教学设计(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2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341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必修,选择性,政治,高中,统编
  • cover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一、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关于民事权利与义务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了民事法律关系等基础知识后,聚焦于人身权利这一关键领域。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人身权利的内涵、具体内容以及如何依法维护人身权利,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财产权利等其他民事权利奠定基础,在整个民事法律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通过对我国法律保障公民人身权利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法律制度在维护人民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 2. 科学精神: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如辩证分析、逻辑推理等,理解人身权利的具体内容、界限以及不同人身权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理性看待法律问题的科学态度。 3. 法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明确每个人在享有自身人身权利的同时,也负有不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义务,形成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法治意识。 4. 公共参与: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人身权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当遇到人身权利受侵犯的情况时,能够积极运用合法途径参与解决,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人身权利中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具体权利的内涵;明确维护人身权利的合法途径。 2.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人身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界限与应用;培养学生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准确判断人身权利是否受到侵犯并选择恰当维权方式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系统讲解人身权利的基本概念、法律规定等重要知识,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有准确的认知。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身权利纠纷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人身权利问题,加深学生对抽象法律知识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特定的人身权利争议话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人身权利在生活中的体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一则近期发生的因侵犯他人肖像权引发的新闻报道,如某商家未经明星同意擅自使用其照片进行商业宣传,引导学生思考:商家的这种行为是否恰当?明星的什么权利可能受到了侵犯?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权利可能会受到侵犯?通过这些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2. 新课讲授(30分钟) (1)人身权利的重要性(3分钟) 讲解人身权利是民事主体最基本的权利,它关乎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和基本生存发展。强调人身权利的不可侵犯性,是法律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方面,为后续具体人身权利的学习奠定基础。 (2)具体人身权利的内涵(12分钟) 依次介绍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具体人身权利的内涵。 生命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以生命安全和生命维持为内容的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身体权强调自然人对其身体组织完整和对肢体、器官等支配的权利;健康权则侧重于自然人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权利。 通过举例说明姓名权,如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得擅自使用、更改他人姓名;肖像权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商家侵权案例,还可举例一些网站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照片等情况。 名誉权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