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1250

8.4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46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 高一 学科 物理 主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型 一节:问题发现生成课 二节:展示解决课 课时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课题是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二期教材中机械能这一章的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本课又是此课题的第一课时,这对于以后学生如何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去分析、解决一些问题是很重要的一课。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动能和重力势能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化规律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学生往往能感受到,但并没意识到这一现象的本质特征,故本课通过介绍学生较为熟悉的影音资料(如蜘蛛侠)创设物理情景引入主题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再利用“铜球碰鼻”的学生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欲望,从定性和定量的两方面探索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规律。 设计理念 本节课体现先学后导教学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教师启发帮助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合作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研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凡是学生能做到的都让学生自己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关注学生需要。 教学目标 1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猜想、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及总结概括的能力。2通过录象(蜘蛛侠片段)创设物理情景引入主题使学生产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利用“铜球碰鼻”的学生体验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欲望,从定性和定量的两方面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规律。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和分析来给以科学的解释,消除学生对某些自然现象的神秘感,客观的看待事物;同时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 重难点点 重点:对动能和重力势能间转化规律的判断、理解难点:利用实验探索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 关问键题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2. 动能定理3. 在具体过程中分析能量的转化 教学方法 1、展示学习法:采用展示学习法,让各组代表对本组问题进行展讲,在过程中规范问题答案,提高学生对……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法3. 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为主4.演示实验法 教准学备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设计和《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能力训练单》多媒体、离心轨道、铜球、单摆、小车、斜面、刻度尺、卷尺、特制导轨等学生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要素) 时间 创设情景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景,呈现目标 5分钟 创设作业评价和目标呈现情境 录象:铁球碰鼻过渡:简单化———类比实验:单摆模拟设问: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既然没有外加推力,为什么能完成一系列动作呢? 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猜测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12分钟 创设自主合作情境 1. 什么是机械能?2. 为什么机械能守恒?在什么情况下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回答1:动能与势能之和回答2:没有其他的能量参与转化只受重力作用 展示学习,师生评价 16分钟 创设展示评价情境 提问:动能和势能间有何关系呢?还是先让我们看一个实验吧。情景实验1:铜球会不会碰鼻? 引导学生分析———利用黑板、建立表格———摆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1.定性: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通过重力做功实现录象:分享生活中———过山车实验:离心轨道模拟 过渡:刚才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过我们有个问题还没解决,那就是铜球为什么不会碰鼻呢?实验一:研究单摆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中所遵循的规律 学生:感受———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学生实验:单摆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