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8课《清朝的边疆治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2.册封“达赖喇嘛”封号是清朝哪位皇帝在位( )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行政管辖,雍正皇帝在位时( ) A.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B.册封“达赖喇嘛”封号 C.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D.设置驻藏大臣 4.我国在清朝设置什么机构管理新疆( )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巡检司 D.宣政院 5.清朝是一个疆域广大、幅员辽阔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清朝前期疆域南到( ) A.库叶岛 B.海南岛 C.钓鱼岛 D.南海诸岛 6.请给下列三幅图片选一个恰当的标题( ) A.清廷有效管辖西藏 B.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C.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D.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7.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上书康熙帝:“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该提议( ) A.肯定了郑氏收复台湾的功绩 B.明确了和平统一台湾的思路 C.揭露了日本侵略台湾的阴谋 D.强调了台湾在海防上的意义 8.雍正五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这一举措体现了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方式为( ) A.册封首领 B.签订和约 C.平定叛乱 D.设置机构 9.以下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央逐步加强对台湾管辖 B.清朝重视东南海防 C.元朝时台湾隶属福建行省 D.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10.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央政府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是( ) A.设置台湾府 B.设立军机处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11.康熙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史实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①用兵台湾,设置台湾府 ②组织雅克萨保卫战 ③册封五世班禅 ④平定噶尔丹叛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2.清朝时期,内地商人经常用布匹、茶叶和铁器等到东北交换毛皮、人参等土特产。当地的索伦语类满语,达斡尔(旧称达呼尔)语接近蒙语,到康熙末年都已出现了“其中间杂汉语”的情形。嘉庆年间,内地赴东北地区贸易的晋商“与蒙古、索伦、达呼尔交易,皆通其语,问答如流”。这有利于( ) A.多个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形成 B.清王朝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促使东北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二、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初期,匈奴经常南下抢劫骚扰,西汉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并奉送大量财物以求和平。但匈奴的入侵并未停止。匈奴成为威胁汉朝疆域的一大隐患。 材料二:公元494年,他义无反顾地将都城迁往洛阳。接着就推出改官制、禁胡服……通婚姻、改姓氏等一系列全面改革举措。他的改革成功促进“胡汉融合”的任务,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 材料三:元朝时,蒙古族入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进入中原地区的契丹人、女真人被汉族同化;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长期同汉、蒙、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 材料四:清朝定鼎北京后,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册封了西藏宗教首领和派驻藏大臣,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这在客观上,既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又有利于边疆各民族间的融合。 (1)汉武帝是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隐患派哪两位大将出击匈奴?成为对抗匈奴的高潮的战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哪位皇帝?他在语言上的汉化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可知,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