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密★启用前 2024一2025学年中原名校中芳联盟测评(二)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优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材料,但应独立答题,#止交流资州。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特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三件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 仰部文化彩陶网纹 河姆凌文化刻做 红山文化玉雕龙 船形壶(黄河流域) 骨哨(长江流域) 形器(辽河菌域) A.以中原为核心向四周扩展 B.具有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 C.不同区域文明保持独特性 D.始终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2.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铁制农具,如铁犁华、铁锄等。据文献记 载,当时农民使用这些农具开垦荒地,耕作效率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增加。这一现象 直接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青铜器工艺技术达到巅峰 B.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C.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D.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3.秦代文献记载:“今黔首(百姓)虽居楚地、齐地,所书文字皆同:官府文书自咸阳至南海,吏 民皆能通读。”这一现象产生的历史直接影响是 A.推动了经济发展 B.便利了交通往来 C,巩固了边疆安定 D.促进了文化交流 20242025学年中原名校中考联盟测评(二)历史第1页共6页) 4.《南史》记载,祖冲之经过反复测算,把圆周率精确至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 近千年;他还制造出水碓磨、千里船、指南车等。这体现了他 A.注重实践与创新 B.传承儒家经典 C.关注百姓的生活 D.追求仕途晋升 5.据史料记载:“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 来不绝。”这一记载主要说明隋朝大运河 A.耗典国力,加速隋朝崩溃 B.强化了对西南边疆控制 C.贯通南北,促进物资流通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兴盛 6.宋代,福建泉州“民物繁庶,商舶往来,货物充盈,号为‘东南巨镇'";考古发现,南宋时泉州 港的外销瓷器数量远超北方港口。《宋会要辑稿》记载,南宋两浙、江西、福建等地“岁供丝 织百万匹,瓷、茶、盐之利甲天下”。这反映出宋代 A.北方手工业技术衰落 B.陆上丝绸之路仍为主导 C.政府垄断了海外贸易 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7.郑和下西祥后,苏门答腊等国“遣使随宝船人朝”。爪哇遗址出土大量明朝的青花瓷与钱 币。这反映郑和下西洋 A.强化海外军事扩张 B.加强了明朗对边疆的管辖 C.推动美洲作物传人 D.增进中外交往与经济联系 8.下表为1840年和1845年中国部分地区经济变化简表(部分数据)。这一变化表明中国 时间 江南农村手工纺织业占比(%)】 广东生丝出口量(千克) 1840年 85 0.40 1845年 60 3.25 A.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D.近代外交体制开始形成 9.1918年,《新青年》刊登文章称:“今之白话小说,如鲁迅《狂人日记》,贩夫走卒皆能诵读; 而昔日之文言八股,惟士大夫独擅其术。”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推动思想解放与文化普及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C,促进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D.开启了近代政治革新的凭河 0.某次会议的参会者回忆:“会议激烈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则'以来的军事指挥错误,决定调 整中央领导机构,并强调红军作成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动,不再机械执行上级指 示。”这次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1,历史学家金冲及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极大增强。” 这一论述旨在强调抗战胜利 A.消除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B.推动国共两党实现长期合作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02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