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3010

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学科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733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浙江省,期中,答案,图片,试题,学科
  • cover
温州新希望学校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检测 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 数字并留有贴“学生的学号二维码”的区域;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整理字诗韵】 字词整理(7分) 方法 示例 A.借助形旁 “Y”的汉字一般意义都与“冰冻”有关,如“凝”“冷”“凉”等; 掌握词义 “氵”的汉字一般意义都与(1)▲有关,如“泣”“河”“汹”等。 此外,成语“(2)11▲尽心血”中也有“氵”旁的字。 B.多音混淆 鲜:①表“新鲜,味美”时读xian;②表“少、不多”时读xin。可见, 借义辨音 “鲜为人知”的“鲜”意思为(3)▲_(填序号)。 戎:字形由“戈”和“十”(形似铠甲的“甲”)组成,整体表示古代 C.形近对比 士兵手持兵器、身披铠甲的形象。 释义区分 戒:字形由“戈”字在上,代表兵器,“廾”(象双手之形)字在下组 成。双手持戈的形象表示(4)▲一。 1.请你对汉字进行整理,完成以上表格。(4分) 2.下面加点字很容易混淆,请任选一组,借助上表中的方法,加以分析。(3分) ①五彩斑斓力挽狂澜 ②下载记载 ③辫子辨别 古诗整理(15分) 鉴赏角度 古文 赏析 (1) ▲, 弹琴复长啸。 琴声与竹林的静谧相得益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 关注意象 (《竹里馆》)宁静与超然。 (2) (3)▲。 笛声的悠扬与春夜的氛围相契合,表现了诗人对 (《春夜洛城闻笛》)故乡的深深思念。 (4) 对镜帖花黄。 该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了木兰归家后梳妆打扮 (《木兰诗》)的情景,展现了她重拾女儿妆的喜悦,表现出她 【甲】 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 万里赴戎机, (5)▲。 【乙】 (《木兰诗》 第1页共6页 (6) ▲一,双袖龙钟泪不干。诗人勒马驻足,向东跳望故园,眉头紧缩,泪水 想象画面 (《逢入京使》)涌出,眼神中透露出深切的思乡之情。 草树知春不久归,(7)▲。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施展出浑身解 (《晚春》)数,吐艳争芳,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 3根据提示,补充(1)一(7)的古诗。(1分) 4.请提炼【甲】处的鉴赏角度,并填写【乙】处的赏析。(4分) 5.在诗歌中,同一种意象也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表意。请分析以下两首诗歌通过溪水所表达 的情感,并简要分析。(4分) 【甲】 【乙】 阙题 再宿武关 [唐]刘奋虚 [唐]李涉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远别秦城 万里游,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乱山高下出商州。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关门不锁寒溪水,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一夜潺湲①送客愁。 【注释】①唐宪宗元和年间,李涉曾因事贬滴出京;至大和时,又因事罢官,流放桂粤。 此诗为第二次贬官时作。武关,在今陕西商洛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②秦城:指京都长 安。③潺湲: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解锁破碎感】 >名著阅读(11分) 请聚焦《骆驼祥子》里祥子四次落泪的情节,探究人物身上的“破碎感”。 祥子之泪 片段 原因 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 第一次: 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 不屈的泪, 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 ① 心在呐喊 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 步呢?凭什么? 一一第二章 祥子想找个地方坐下,把前前后后细想一遍,哪怕 曹家遇险,祥子 ②第二次: 想完只能哭一场呢,也好知道哭的是什么;事情变化的 辛苦攒的钱被 ▲ 太快了,他的脑子已追赶不上。没有地方给他坐,到处 孙侦探敲诈去, 是雪。小茶馆们已都上了门,十点多了;就是开着,他 第二次买车的 也不肯进去,他愿意找个清静地方,他知道自己眼眶中 希望破灭。这次 转着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